close

天才領袖/兒童發展醫學王宏哲

有一次在診所看到一個孩子,對著他的爸媽說:"書包太重了,你要幫我拿!"、"外套我不會穿,你要幫我穿!",看到這邊,我都覺得孩子耍賴是司空見慣的,但緊接著我看到帶著去看病的老人家,順手就幫孩子提了書包,也蹲下來幫孩子穿外套,一點都沒有要先教孩子,或跟他講講道理的動作,讓我看了很傻眼。
憑心而論,真的有很多孩子,都是被大人養成一個觀念,那就是這些都是你們"應該"要幫我做的事,結果學習變得很被動,又怎麼能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呢?這是很需要小心的育兒過程,因為如果父母對自己教養行為不夠自覺,就會讓孩子產生錯覺。幫太多,不但無法養出自律的孩子,反而教出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。爸媽們試想,你能幫孩子到幾歲呢?能陪伴他一生嗎?

孩子覺得"應該",大人也跟著錯錯錯!?

1.穿衣穿鞋穿襪,都是大人應該要幫我弄好的

2.吃飯,都是大人應該要餵我的

3.功課,都是爸媽應該要催我,才會去動手寫的

4.書包及文具,都是大人應該提醒我隔天要帶什麼的

5.喝水及尿尿,都是大人應該提醒我該去了

6.電視及手機遊戲,都是大人應該提醒我別再看了

7.洗手及刷牙,都是大人應該提醒我該去了

8.睡覺,都是大人應該要提醒我該睡了

9.玩具不收,都是大人應該要幫我一起收的

延伸閱讀:10萬爸媽推薦好書,超過100種的育兒妙招!!
教養的秘密_2-01

家長改觀念,孩子才能獨立&自律

培養孩子獨立自律時,父母難免會存在一些擔心,擔心孩子一開始做不好,但我覺得相信孩子能力,是很重要的第一步。

你可以擔心孩子,但你必須要放手讓他去試
4歲以下的孩子在父母眼中仍需悉心呵護,因此,在訓練各方面能力時,大多會以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樂為主要管道,無論吃飯、洗澡、刷牙或者收拾與整理的能力,對未來的自我負責和自律有很大的幫忙:「想要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,首先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應避免過度保護,並適時放手,讓孩子得以進行該年齡能做到的行為技巧。」

舉例來說,1歲多的孩子其實透過平時觀察,已能知道「要出門」必須「先穿鞋子」,因此,爸比媽咪可以引導孩子進行相關訓練,例如:從鞋櫃裡拿取自己的鞋子、鞋子脫下後收回鞋櫃等。許多父母會等孩子年紀大一些才開始引導,但這樣的訓練機會對孩子而言頻率相當高,既然經常出門,每次出門都要穿鞋子,為何孩子的發展里程碑已具備這樣能力,父母卻不願放手讓他們去練習?掌握以下3關鍵,讓爸媽在教養過程更得心應手。

孩子會從錯誤中學習,沒有錯誤,反而沒得學習

大家急急忙忙要出門的時候,爸媽總會快速將孩子的物品攜帶齊全,包括孩子包包裡面應該要準備的衛生紙、水壺等,其實,「明明可以訓練孩子自己拿取的物品,家長卻幫他們準備好,有朝一日孩子要上學時,他們得從頭學習準備自己的東西,甚至有些小學生不清楚自己的書包裡面應該準備哪些工具,偶爾漏帶了聯絡本、有時忘了帶課本回家。」

在教養過程中,成人經常比孩子還要著急,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溝通與等待,讓孩子無法體會在混亂中出錯的經驗是相當可惜,因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是井然有序,每個孩子都是從混亂的玩具堆中學習收拾;從混亂的餐桌上學習吃飯技巧;從一堆衣服與鞋子裡找到自己喜歡的那一件。

當這些東西我們都替孩子準備完善,或是動手幫他們做的時候,將降低孩子挑選及收拾的能力,甚至影響到孩子將來進入幼小銜接的學習力,透過日常生活周邊的處理,把一片混亂調整成有秩序、有邏輯的思維,將助於未來的學習能力。家長不但要放手讓孩子自己試著做做看,更要相信他們其實可以做得很好,多一些鼓勵及讚美,允許錯誤,才能造就充滿自信及自律的孩子。

延伸好物:●讓孩子擁有自主權:跟著波波熊,生活自理樣樣行

你都做不到100分,就別要求孩子100分
要提醒家長,讓孩子勇於嘗試是好事,但若超齡訓練、揠苗助長,則失去教養的本意,爸媽應理解孩子每個年齡的發展表現都有限制。舉例來說,面對2歲以下的寶寶,普遍家長都知道要放手讓孩子學習吃飯,可是在表現的標準上,卻往往過於嚴苛。

一般2歲以下的孩子,吃飯時經常將桌面弄得凌亂不堪,或是有坐不住的情況發生,面對這樣的狀況,家長可能會大發雷霆。此時家長應將標準放低,因為孩子的手眼協調正在發展,他們對手部的穩定度及手掌、嘴巴的協調,甚至是吃飯工具的使用技巧尚未成熟,導致其無法將「自己吃飯」這件事完成得如此理想。

另外,2歲以下的孩子注意力維持時間不長,享用餐點時,僅能把握前10分鐘的黃金關鍵時間,如果為了要訓練自理,每頓飯都吃1個小時,那也破壞內在的飲食動機。根據上述原因,適時放寬對孩子的標準是聰明父母的作為。

提供孩子適當自主權
隨著孩子年紀越來越大、動作越來越成熟、認知越來越進步,面對已具備自我思維的寶貝,親子之間難免會發生爭執,建議此階段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彼此各退一步,商量互相都可接受的處理方式。

例如:孩子在吃飯時擁有自己挟菜的權利,可以決定哪道餐點吃少一點,哪道餐點吃多一點,但是不能全盤挑食。孩子能力變高,意見也會變多,有主見的轉變可能會讓父母不知所措,對於孩子的對抗,家長若採取硬碰硬的方式處理,孩子反而會耍賴、反抗、唱反調,透過理性溝通,與孩子協商合理的期待及要求,讓大孩子在訓練自理能力的過程,掌握適當自主權與彈性。

延伸閱讀:從遊戲培養孩子自律的時間觀念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