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聽到爸媽抱怨孩子愛拖延,寫作業拖延、學習拖延、複習拖延,就連日常生活的洗澡、吃飯也拖延,一定要大人三催四請,甚至吼罵才要去做,往往搞到家裡氣氛亂糟糟。下面這些孩子拖延的行為,你們也有覺得很困擾的嗎?
孩子拖拖拉拉 常見10行為
1.寫作業都拖拖拉拉
2.收玩具老是拖拖拉拉
3.刷牙、洗澡都要人家催
4.出門都拖拖拉拉
5.叫他睡覺都拖拖拉拉
6.依賴媽媽會提醒他
7.時間來不及也沒關係
8.常常說「等一下」然後也不動
9.做寒假作業都拖拖拉拉
10.事情都要拖到最後一刻
用獎勵、計時器幫助拖延症孩子,但效果都不好
爸媽知道用打罵的沒有效,改用正向獎勵,一開始可能有效,但後來常演變成孩子對獎勵的事物討價還價,甚至出現「你先……,我才要……」的條件話語,大人一見孩子的心態不對,當然立刻停止獎勵計畫。
傳統認為孩子拖延是由於欠缺時間觀念、缺乏計畫能力、沒責任感,因此期望透過計時器、計畫表來改善孩子的拖延問題,但不少爸媽反應效果並不好,究竟是大人用錯方法,還是孩子有甚麼問題嗎?在探討解決方法前,首先要了解造成拖延的原因。
腦科學發現,孩子拖延是因為想擺脫厭惡感
近年來有不少針對「拖延」的腦神經科學研究,認為「拖延」與對該任務產生厭惡感有很大的關聯。當感受厭惡的程度大於執行任務帶來的鼓勵時,就會傾向「拖延」,尤其是情緒調節能力不好、自制力較差的人,更會為了擺脫厭惡感受,選擇及時行樂或修復厭惡的情緒,而產生拖延行為。
所以可以把拖延想成是大腦裡面住了一個小惡魔,當有不喜歡的事物出現時,小惡魔就會慫恿你先去做喜歡的事,克制不了誘惑、選擇及時行樂的人,就會產生拖延。
研究:拖延症的孩子,大腦有三大神經網絡與別人不同
大腦影像學研究也發現,有拖延症的人,在大腦中有三大神經網絡系統:自我控制能力(self-control)、情緒調節(emotion regulation)和事件前瞻能力(episodic prospection),與不拖延的人不同(Zhiyi Chen et al, 2018)。
自我控制能力:指的是有能力阻斷與目標不相關的想法(例如想要先享樂),擷取與目標相關的念頭持續前進。
情緒調節能力:指的是有能力調降執行任務時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回饋,降低厭惡感受,而增加執行力。
事件前瞻能力:指的是未來情景思考的能力,例如能有遠見的地思考到完成任務後帶來的好處與成就感,就有利於反轉拖延的想法,增加行動力。
依據內在動機不同,主動拖延&被動拖延的孩子,教法大不同
因此想要改善拖延問題,首先該做的不是時間規劃、組織計劃能力的培養,而是學習心態的調整。因為並不是每個會拖延的人,都是因為時間規劃與計劃能力不足。依照拖延的內在動機,大概可以分為兩類型:主動拖延與被動拖延。
主動拖延特性
認知層次:有能力依照時間規劃行動,所以常會故意延遲非急迫任務,認為”我可以完成呀!幹嘛要現在做”,因此會將注意力放在手邊目前更想做的事情上。
情感層次:喜歡在期限壓力下執行任務,因為「最後一刻」的感覺,總是更能激起他們的挑戰性及內在動機,也就更能在時限內完成任務。
行為層次:截止期限還很久時,會有外顯拖延行為,但在期限截止快到時,能主動意識到,並積極投入任務且加以組織計畫。
主動拖延的孩子,要注意這類小孩常有畫錯重點的問題,適合先引導他訂期限及計劃表,因為他們常常自我感覺良好而失誤,然後就被罵。
被動拖延特性
認知層次:本身並不想拖延任務,但卻因為沒有計畫及組織時間的能力,不知如何啟動,以致於經常延誤行動。
情感層次:會因期限壓力而感到焦慮、壓力,甚至產生悲觀想法,懷疑自我完成任務的能力,並伴隨習得無助、罪惡感及憂鬱的產生。
行為層次:截止期限還很久時,會有外顯拖延行為,但在期限截止快到時,會容易低估完成任務之時間,而造成延遲,甚至可能產生無助感而放棄任務,導致失敗。
被動拖延的孩子,注意這類小孩常有能力的問題,要先處理他的情緒及焦慮,減少他的放棄及習得無助感,態度不對就不會想做事。
爸媽要如何引導孩子克服拖延呢?
1.示範情緒自我覺察
大人一定也有想拖延的事,例如洗碗,可以試著將拖延的內在想法說出來,例如”又要洗碗了,好討厭,不想去洗碗。咦!我為什麼會討厭洗碗呢?我想應該是我討厭處理廚餘,覺得噁心油膩,對了,或許我可以……”。當感受停留在討厭時,問題就沒有解決的可能,但如果能進一步去覺察厭惡的原因,就有機會改變現況,調節厭惡的情緒感受。
2.避免增添負面感受
對於孩子已經習慣拖延的事,避免在賦予任何厭惡的理由,例如爸媽越催促寫作業,就越覺得寫作業是一件很討厭的事,相反的,要去關心寫作業延遲的原因,是哪個部分需要協助,如不知道從何下手?或覺得困難?
3.引導未來情境思維
例如孩子就想先玩,及時行樂,不想寫作業,可以引導孩子的是,”你喜歡像現在這樣,玩的時候一直被提醒,不能好好玩,還是趕快將作業完成,接下來大人就不會催你,可以好好玩,而且寫得快,自由時間更多呢!”
4.培養問題解決能力
在了解拖延背後的能力不足後,例如不知道如何開始,或無助時,就要開始引導能力的培養,如果是因為不會時間規劃,那就可以藉由計畫表、計時器來協助建立,但要記得,順序要對,先做了情緒調節的引導,降低了厭惡感,這些時間觀念的培養才能發揮效用。
5.建立正向後設認知
後設認知簡單來說是對自己思考、想法、狀態的了解,例如我知道我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件事,而且事實上也真的正確,因此當孩子在引導後能不拖延地完成任務,大人的讚許很重要,讓孩子了解其實他是有能力做到的,有正向信念,有助於降低厭惡感。
6.分段設立任務目標
將任務拆解、分段,對於被動拖延的人,有簡化任務的感覺,會降低無助感,而對於主動拖延者,則有助於將任務做的更完善,避免交差了事的情況出現。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