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食品添加物吃不得!
《食尚小玩家》2011年3月號/No.31
食不安心怎麼辦?
衛生署針對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實施「食品消費紅綠燈」的警示機制,讓國人在選擇食品或食材時,有清楚的安全依據,為了讓資訊更透明化,衛生署於其食品資訊網(food.doh.gov.tw)及消費者資訊網(consumer.fda.gov.tw),定期發布最新食品安全訊息,及「食品消費紅綠燈」警訊。
如果對吃的東西還有其他疑慮,也可直接撥衛生署的諮詢服務電話:(02)23210151#316;或免付費檢舉專線0800-625-748,會有專人解答你的疑慮。
↓選擇天然的食物處理烹調,可避免吃入太多添加物。
漂亮糖果冰棒 恐添加色素
糖果、冰棒深受小朋友喜愛,但每每見到標示上的食用色素,都讓爸媽們憂心,究竟將這些食用色素吃下肚安全嗎?薛安栗指出,目前除了紅色二號色素被列為非法添加物外,其餘都在合法範圍內;不過根據英國食品標準局的研究指出,「攝取特定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劑的混合物,可能跟兒童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有關。」
研究中的兒童在食用添加食用色素黃色四號和五號、紅色40號,和含防腐劑的糖果和冰淇淋之後,都出現有過動及無法專心的現象出現,相當驚人。為此消基會曾抽查市面上的食品,卻發現果汁乳酸冰棒和多數蜜餞,都含有上述添加物。
事實上,食用色素也分天然和人工合成兩種,天然食用色素是直接從動植物組織中提取的色素,一般來說,對人體無害,如薑黃素、胡蘿蔔素、花青素和糖色等;至於人工合成食用色素,則是用煤焦油中分離出來的苯胺染料為原料製成。
消基會提醒,國內食品常用的添加物,雖然都獲得核准通過,但是其為單項逐一通過的,並未評估這些成分合併使用後,對人體會產生何種影響,因此,應盡可能避免幼兒食用添加色素或防腐劑等加工食品,多讓幼兒吃新鮮的天然食物,才是最佳選擇。
↓色彩繽紛的糖果相當誘人,但裡頭含的食用色素卻讓爸媽們憂心不已。
哪些是非法食品添加物?
合法但仍有安全疑慮的添加物
↓蜜餞雖然好吃,但營養師提醒家長,還是少讓孩子吃這些加工過度的食品。
認識合格標章 健康有保障
究竟爸媽們要如何才能幫小孩選擇到未添加過量化學物質的食品,吃得安心?薛安栗表示,首先在購買食品時,不要選購顏色太鮮豔或異樣色彩的食品,盡量選擇接近食物原色的食品,因為顏色過白的食品可能添加過氧化氫,而未添加的食品顏色會略呈黃色或暗色。
其次,避免食用加工或調味過度的產品,如醃漬食物、蜜餞等,就能避免將過多不當的食品添加物吃進肚。薛安栗並提醒爸媽在食材選擇的部分,購買當季盛產的比較新鮮;選擇當地生產的,以免在運送過程中為了保鮮處理,會加一些添加物。
此外,薛安栗提醒爸媽們一定要注意食品外包裝的食品標示、保存期限、包裝完整性,最重要的是,記得要選擇有食品標章,像是:CAS、GMP、屠宰衛生檢驗合格等,有政府的背書,更多一層保障。
↓選擇有食品標章的食品,可以讓安全多一份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