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這樣陪兩歲前的孩子玩,才能培養好情緒、好腦力!】
這個年紀的孩子,活潑好動,開始想要自主,語言溝通能力還沒有很好,所以常常有一些情緒出現,愛哭鬧就算了,有些孩子甚至出現不恰當的動作,例如打人、尖叫、咬人……等行為出現,其實這都和孩子發展的能力不足有關,或者是環境中沒有滿足孩子發展需求的刺激,那麼到底這個年紀的孩子爸爸媽媽該怎麼陪孩子玩,才能發展出好情緒、好行為、好腦力呢?下面四個項度的發展重點與策略,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!
大肢體動作
許多歐美國家都建議,六歲以下的孩子每天應有1~2小時的大肢體活動,這樣的活動,可以讓孩子有好的專注力、學習效率、好體力外,更重要的是,多玩的戶外活動也能滿足孩子感統的需求,也能擁有較多的正向情緒。
該有的大肢體動作發展 |
爸爸媽媽可以帶領的遊戲 |
建議的玩具及教具 |
*放手獨立走路、快走,接近兩歲時能出現小跑步 *能雙手丟出小皮球、單手丟出小球 *能踢靜止的皮球 *能上小台階 *能自己上下斜坡,甚至進兩歲時能扶著上下樓梯(約四層)。 |
*球類活動,玩球的各種方式都能提供給孩子,包括滾、丟、接、打、踢、躲……等。 *鼓勵孩子獨立行走於不同材質的地面,例如草地、石子地、沙地、斜坡、小樓梯等 *協助做簡單攀爬的動作,例如公園中的遊樂設施。 |
*各種球,包括氣球、海灘球、球池小球、網球、觸覺球或健力球等等 *戶外的公園及其他幼兒遊戲場所,有草地、沙地、石子地的環境只要乾靜也都很好唷! *親子館的嬰兒攀爬區或遊戲區 *小型溜滑梯 |
小叮嚀
有關動作技巧的活動,如踢球丟球或攀爬等,大人的示範有助於孩子建立對該動作的初步印象。如果可以,找些親朋好友帶著和孩子年紀不要差太多的同儕,也會激發孩子”動”的慾望唷!一歲到一歲半,孩子正在學走路,別因為怕孩子跌倒而不敢讓孩子在戶外走,其實在孩子還不會放手走需要牽時,就能夠讓孩子有在戶外行走的經驗,才能增進孩子的平衡控制。
精細動作
該有的精細動作發展 |
爸爸媽媽可以帶領的遊戲 |
建議的玩具及教具 |
*手指活動更加協調、穩固,甚至可以一次拿取許多小物件 *單指按壓琴鍵、開關 *投錢幣 *圓形、正方形形狀配對 *疊高4-6塊相同大小的小積木 *用棉線串一顆珠子 *跟著大人畫出直線、橫線、圓形 *拉開筆袋拉鍊 *用整個手掌握住筆塗鴉 *翻書(一般繪本) |
*正確示範各種操作玩具或物品的動作,並以口語再詳細解說 *某些動作成功前需要不斷累積經驗,爸媽不要心急,要求寶寶一定要成功。「玩」的感覺是很重要的。 *注意寶寶是否容易放棄或分心 *成功或不成功,都給予讚美,例如好努力或好棒完成了 *準確示範拿小東西或開關瓶蓋、盒子等容器的技巧,讓孩子有機會嘗試,口頭解釋和讚美也很重要 |
*日常生活用品:有拉鍊的筆袋、塑膠袋等 *各種書本、摺紙 *形狀筒、單塊或2塊拼圖 *大樂高積木 *敲打型玩具 *餐具 *串珠或穿線教具 *水性畫筆或粉蠟筆 *無形狀鑲嵌型的積木 *小豬撲滿 *小車子或辦家家酒及小娃娃 |
小叮嚀
這時期的孩子,對世界的探索動機是很強的,什麼東西都想摸一摸、按一按、玩一玩,也常放入口中咬一咬,因為他們要用各種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事物,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玩具安全及清潔。手部動作結合視覺發展和認知發展,專注力也影響很大,如果寶寶明明想玩卻容易分心或放棄,會影響寶寶認知的發展,父母要特別注意,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找不到適當的玩法,或者是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較低,因此爸爸媽媽的陪伴對於專注力發展很重要,必要時尋求職能治療師評估及協助。
3C產品對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幫助很少,並且對眼睛有害,父母應維持原則不讓孩子玩3C產品,自己也少在孩童面前一直使用3C產品。
情緒/社交
該有的情緒/社交發展 |
爸爸媽媽可以帶領的遊戲 |
建議的玩具及教具 |
*在提示下做出「掰掰、飛吻」等社交動作 *獨自和其他同儕玩 *提示下用動作去安慰「受傷」或「不高興」的玩伴 *對別人的情緒做出回應 *有「輪流」「等待」的概念,但不一定能自發性做出來,需要成人提示與引導 *和玩偶玩簡單互動的遊戲 *開始有「物權」概念,會爭奪物權,並保護自己的物權 *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事 *當成人提供選擇時,能表示出自己的喜好 |
*有關社交禮儀要時常邀請寶貝們一起融入,並給予他們參與而喜悅的感覺 *孩童會有堅持的時候,不要對他們常說「不行」,直接引導「要怎麼做」 *孩子堅持不配合時,會用強烈情緒期待獲得「允許」或「特權」,父母要淡定,先幫助孩子情緒緩和再說明理由 *了解孩子的氣質很重要,可以幫助引導孩童與成人或同儕互動 *不要以為解釋道裡孩子聽不懂就不解釋,孩子就是不懂才需要理解,通常孩子認為,似懂非懂也比完全不懂來的好 |
*繪本、爸爸媽媽就是最棒的教材唷! *辦家家酒型的教具,例如信誼的豆豆的家。 |
小叮嚀
此階段幼兒喜歡觀察其他孩童遊戲,來擴充自己遊戲的方式。在家可以認真玩,在外面都一直分心,是「正常」的,父母不需因此而擔心寶寶是否專注力不夠。父母在陪伴過程中,少「主導」,多「擴充」,例如寶寶在玩沙的時候,不要要求他一定要做出什麼作品或怎麼玩,但你可以在他旁邊示範一些玩沙工具的操作來吸引寶寶,讓寶寶了解沙不是只用手玩,還可以用工具玩。
認知能力
該有的認知能力發展 |
爸爸媽媽可以帶領的遊戲 |
建議的玩具或教具 |
*認識熟悉的物件、地點、人 *將物件假裝成其他物件 *拼2塊拼圖 *知道某些行動的後果(規矩) *開始辨認顏色、大小、形狀等物品的基礎概念 *了解「1個」的量 *可以仿數1、2、3,但還沒有實際2以上數量的概念 |
*多問孩子問題,也多回答孩子的問題,可以促進孩子思考喔 *多和孩子解釋物品的數量、顏色、大小等特質 *和孩子玩「找出特定物品」的遊戲,如:找出黃色三角形的積木 *多形容物品的特質:亮亮的、尖尖的、冷冷的… |
*日常生活用品:有拉鍊的筆袋、塑膠袋 *各種書本、摺紙 *形狀筒、單塊或2塊拼圖 *大樂高 *敲打型玩具 *餐具 *串珠或穿線 *畫筆 *積木 *小豬撲滿 *小車子 *圖卡或繪本 |
小叮嚀
認知的架構取決於孩子體驗和操作經驗,無論是肢體動作技巧或用手把玩物品,都是孩子在提升自己認知的過程。父母在陪玩時,要參與而不是光在旁邊看或是「主導」。擴充寶寶的玩法對孩子來說是有趣的新發現和培養新的經驗喔!
延伸熱門閱讀:
天才領袖教你怎麼帶孩子看這本書!
(天才領袖嚴選教具/獨家附專業教案)
集合拼圖、繪本、塗鴉、認知、穿線 於一身的優質教具
全台最大親子教育教養諮詢網~隆重登場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