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上最小的,心智正在成熟,不該亂貼標籤

天才領袖教育中心/兒童發展醫學王宏哲

 

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到一則最新研究,台北榮總發現,被診斷有過動症的孩子,可能只是心智不成熟,而非真正的過動兒。 而出生6、7、8的孩子,通常是班上偏小的族群,常常被誤判,被認為太過頑皮而貼上標籤。我覺得跟我的臨床觀察非常相似,何止是過動症,心智能力本來就該在評估的範圍裡面,大家觀察的都太快,定論下的都太早,一定要趕快來跟大家分享這個研究。

研究主持人為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牧宏,根據15年的資料,涵蓋近38萬名4歲到17歲孩童和青少年,論文刊登於最新一期的「NH Voice」學術期刊。

依照台灣目前的學制,兒童入學年齡界限為8月31日,9月2日出生,就必須多一年才能入學,於是很多爸媽就會來問我,孩子在學校的學習,會不會比較吃虧。研究人員分析近38萬學童的健保資料,結果顯示,在被確診為過動症的孩童中,通常在班上年紀較小,出生於6月、7月、8月的學童比率較高,遲一年入學的孩童被診斷有過動症的機率則較低。

榮總的研究表示,全球被診斷有過動症的孩童和青少年比率持續增加,這項研究結果或許提供了另一個面向,醫師診斷孩童是否有過動症以及投藥治療時,應考慮孩童心智年齡因素,行為幼稚、注意力無法集中,有可能只是年齡較小、心智不成熟。

 

關於孩子的評估,新世代父母應該注意的事

1.拒絕粗糙評估

孩子的行為及學習表現,一定要謹慎評估,絕對沒有看完3分鐘門診就用藥這種判斷,拒絕這種粗糙的決定。能得到三方資料,家長、師長、自己的臨床觀察,才進一步判斷,這才是現代科學及現代醫學。

2.頑皮不等於過動

調皮搗蛋的行為,絕對不能直接跟過動症劃上等號,評估人員應該跟孩子互動,陪孩子遊戲及自然的觀察,進一步完整的了解孩子的6大發展,心智發展、大小動作發展、認知發展、社會發展、語言發展,會更容易發現孩子的核心問題,因為搞不好不是症狀作祟。

3.行為就是該靠教育改變,因為我們是人,不是老鼠

世界上沒有一種藥叫做聰明藥,如果有,所有正常的孩子的爸媽都想讓孩子吃了。孩子的行為不能符合常規,就是該靠教育,該引導,該給孩子新的方法學習,世界上治療過動症的方法,絕不是只有吃藥一途就能改善行為。我10多年的臨床經驗可以告訴妳,絕不是吃了藥,孩子就會變成有禮貌,在團體裡人人受歡迎,老師就不會寫滿連絡簿。如果沒有教育,孩子就不會有心智及行為上的改變,這些孩子或許比較慢學會,但是孩子該訓練就得訓練,不要排斥行為或復健的治療,只想找速成的方法改善孩子的過動及專注力,孩子往往是最大的犧牲者。

延伸閱讀:過動症,長大會不會好?

延伸閱讀:結合醫學、教育、發展的評估,讓爸媽了解孩子的發展及教養方式!

arrow
arrow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