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要叫孩子做什麼,都只等到他說:「等一下!」給他時間,最後還是不聽,最後搞得大家都不開心。其實讓孩子拖拉慢的兇手就是缺乏「時間概念」,他們對於抽象的時間概念非常薄弱,所以當大人說「都幾點了?快一點」,他們根本無感!
教孩子「時間規劃」是培養他們未來獨立生活和有效管理時間的重要基礎。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,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引導他們。
分齡教孩子時間規劃的方法
讓家長能夠輕鬆上手
2歲:維持規律作息,建立時間基礎觀念
在孩子2歲前,最重要的是幫助他們建立規律的作息習慣。大人可以按照固定的時間安排每日的活動,例如:白天起床、中午午睡和晚上睡覺。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就對時間有初步的概念,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3-4歲:時間排序練習
進入3-4歲,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的團體生活,從中會慢慢理解時間的先後順序,例如:吃完飯才能開始玩遊戲,吃完午餐要午睡,讓他們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,並調整自己的速度。
4-5歲:5分鐘計時器練習
到了4-5歲,孩子要開始理解時間的「具體長短」概念,大人可以使用5分鐘計時器,進行短時間的活動,例如玩遊戲或畫畫,讓孩子對時間有更直觀的體會與認識。
5-6歲:整點規劃練習
5-6歲已經可以教孩子如何看時鐘,這時大人可引導孩子整點規劃,讓他們學會根據時間安排活動,像是放學回家後的時間,以小時進行安排,利用時鐘的教具,陪伴孩子學會看時鐘及時間安排。
小學低年級:單日時間計劃表和猜時間練習
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可以開始練習「單日時間計劃表」來安排一天的活動,像是開始寫作業前先和孩子討論有哪些功課、寫作業的順序及預計花費的時間,每項完成後休息一會再繼續;除此之外培養孩子時間體會長短的能力也很重要,可以透過玩「猜時間」遊戲來訓練,像是讓孩子猜測完成某項活動需要多少時間,然後實際測試,加深他們對時間長短的感覺,透過每一天的練習,孩子的時間計劃與掌握的能力會愈好。
小學中、高年級:獎勵善用零碎時間和單週時間計劃表
隨著年齡增長,小學中、高年級的孩子需要更高階的時間管理技能。這時可以教導孩子如何善用零碎時間,像是做完作業到睡前的時間可以安排小任務(例如:閱讀)給他們,或是由孩子自行安排,適時把時間主導權還給孩子,並與孩子一起制定週時間計劃表,安排學習、課外活動和休閒時間,當他們都有做到做好時,大人要多給予獎勵,這樣才更又動力進步。
透過以上分齡教導時間規劃的方法,大人可以幫助孩子逐步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的好習慣,對未來是非常有幫助的!
點這裡下載-暑假計劃表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