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朋友的寶寶,從出了月子中心,到現在三個月了,整天哭不停,讓媽媽覺得好難帶,是來討債的,哭著說:「沒經過這一段,真的不知道有多煎熬,白天爸爸在上班,自己單打,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?」
不是妳做錯什麼,而是他是「高需求」孩子
我問完所有狀況,拍拍她說:「快放下自責,妳做得很好,他是個高需求寶寶~」新手媽媽常會否定自己的幾個地方,我急忙整理一下,希望能幫到更多人
1.我的孩子只會哭,以後也是,我該怎麼辦?
=>哭,是他們前幾個月的保護反應,3個月後笑的頻率就會增加了。
2.一定是我做錯什麼
=>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氣質,不見得是教養做錯,而是他的需求真的比較多,他自己也不想這樣。但你焦慮了,孩子會更焦慮。
3.磨娘精,長大之後會不會是磨娘精?
=>別擔心,了解怎麼跟這群孩子互動,他們長大也是有很貼心的一面
4.不管我怎麼哄,他都還是哭,我的孩子不喜歡我
=>哭,不見得是討厭,在媽媽身上哭,有時候也是一種撒嬌,一種吸引注意力的方式,千萬別過度解讀了。
快升天的,妳必須先告訴自己,「這只是一個過程,孩子會越來越好的」。撐一下下,或許你可以看看這篇解藥
放下自責,了解孩子的氣質來教養就會成功
沒有天生的適合,只有永遠的磨合
幾乎各大育兒的網站、書籍或雜誌都會談論嬰幼兒的九大氣質,這是幫助爸爸媽媽更認識自己的孩子,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,但,為了照著孩子的氣質教養,卻也造成不少的「怨爸」、「怨媽」。其實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,爸媽也是,就好像不同星座的兩個人,相處時可能需要一些技巧,當不同氣質的父子或母子在一起時,其教養的方式就該有些磨合,而不是爸媽一味配合孩子或者是孩子必須配合爸媽,接下來我們將先帶各位認識自己和或孩子的氣質類別,並逐一討論親子不同氣質間的教養方式。
一、活動量:
指在一整天的活動中,所表現的動作節奏快慢與與活動頻率多寡,動作包括大動作與小動作,例如跑、跳、翻身、畫畫、玩玩具等。
二、注意力分散度:
是否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影響目前正在專心進行的活動。
三、反應強度:
相當於是情緒反應的能量大小,包括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。
四、規律性:
意味日常生活作息活動是否容易被預測。
五、敏感度(亦即反應閾):
意指對光、聲音或材質等物理刺激的敏感度。
六、易親近性(亦即趨避性):
意指一開始接觸新的環境、情境或事物的反應。
七、適應性:
意味調適改變或變動的容易程度。
八、堅持度:
意指遇到困難挫折時,能仍持續此活動的時間長短。
九、情緒本質:
指一個人傾向以正向的角度或負向的角度去看世界。
最後請爸爸媽媽記得,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是獨一無二的,人格特質沒有所謂的「好」或「壞」,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氣質,是幫助爸爸媽媽找到一套適合彼此的教養方式,才不會因為要配合孩子而感到委屈,或是強迫孩子配合自己,而讓孩子在壓力中成長唷!
現在就請爸爸媽媽一起來看看你和寶貝的氣質是如何吧!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