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閱讀」是從零歲開始至終身不斷發展的,每個閱讀階段的發展奠基於前一個階段,因此在6歲前讓孩子不排斥看書是很重要的。
而培養孩子愛上閱讀有三個關鍵期:兩歲、中大班,以及小學一到三年級。
兩歲是孩子的探索期,他們這時正在大兩探索生活中的東西,「書(繪本)」自然也是其中之一。這時如果書籍有變成孩子的探索目標,未來他們長大也才比較會對看書感興趣。
有人將中大班這個年紀稱為閱讀敏感期,你會發現他們很愛聽故事,也開始愛自己編故事,會自己拿書出來看,甚至說給別人聽,而且會嘗試念文字,就算不會,也會隨便念一個音,有模有樣。因此在這個年紀,培養孩子建立「閱讀」是日常活動中的一部分,是很重要的事,就如同玩玩具一樣,讓孩子每天都會想要去閱讀,建立閱讀興趣。
而小學一到三年級更是閱讀力培養的黃金時期,因為他們已經開始認字,正從繪本、漫畫漸進到「純文字」的階段,因此這年紀著重培養閱讀程度,你會發現這年紀孩子閱讀能力落差很大,有些孩子已經可以看長篇小說,有些孩子沒有圖片的書就是看不太下去,只愛看漫畫,這是因為孩子無法從文字中得到樂趣,必須仰賴圖片。
0-6歲閱讀發展與共讀技巧
【0-6個月寶寶】
行為:
.逐漸坐穩
.想拿書
.吃書、咬書
認知:
.會被顏色強烈圖片吸引
.眼睛會隨著書移動
爸媽陪讀可以怎麼做?
.可將黑白書放在床邊或寶寶眼前吸引注意
.經常擁抱孩子,與他互動說故事、唱兒童童謠
▲繪本推薦》焦點音樂盒:黑與白視覺訓練,訓練嬰幼兒凝視與對焦
【6個月-1歲寶寶】
行為:
.可以坐穩
.伸手拿書、翻書
.透過感官來探索書,如抓握、觸摸、啃咬、敲打
認知:
.會注視並觸摸書中圖片
.聽到熟悉的故事有反應
.喜歡有臉的圖片
爸媽陪讀可以怎麼做?
.天馬行空講故事,不用照著故事文字走
.允許孩子啃玩、觸摸繪本
.孩子聽一半跑掉也沒關係
.閱讀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
▲繪本推薦》超療癒按壓泡泡書,厚書頁耐撕耐玩不怕壞
【1歲-3歲幼兒】
行為:
.會一頁一頁地翻圖畫書
.能坐著聽完一本故事書
.會翻書假裝在閱讀
認知:
.說出書中熟悉的圖案名稱
.喜歡的書能試著重述故事
.能夠辨識書的正反面
.知道自己最喜歡的書是哪一本
爸媽陪讀可以怎麼做?
.挑選孩子喜歡的故事類型,如交通、動物等
.不厭其煩共讀同一本書
.適時提問「這是什麼、他怎麼了」,引導孩子接續說
.閱讀時間可長達10-15分鐘
【3歲-4歲幼童】
行為:
.聽故事時參與度變高
.能辨識一些字母、數字或文字
認知:
.聽到書名能說出大略內容
.可以聽比較長的故事也不分心
.知道閱讀是從左到右、從上到下
.會發現押韻,喜愛童謠、手指謠
爸媽陪讀可以怎麼做?
.故事到一個點,可問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」
.從孩子有興趣主題著手,拓展共讀書籍的類型
.挑選與孩子日常生活經驗有關的故事
.陪孩子唱數字歌、字母歌,連結語音和文字
【4歲-5歲兒童】
行為:
.聽故事時,孩子會好奇問問題
.要大人聽他講故事
認知:
.可以看書中的圖案,重複說故事
.能理解想像與現實的區別
.能掌握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
爸媽陪讀可以怎麼做?
.翻頁之前按下「暫停鍵」,鼓勵孩子說出畫面上的內容
.可以請孩子指出書中的顏色、形狀、數字、字母等
.帶孩子觀察角色的情緒、表情
.讓孩子講故事給爸媽聽
.挑選的繪本可有明顯時序,例如現在、過去、未來的相對關係
【5-6歲兒童】
行為:
.開始會邊聽故事邊試著看字
.閱讀後能回答基本問題
認知:
.能讀出常見字,或猜測字的讀音
.說故事較有組織,會用誰、什麼、何時、哪裡
.會試著預測故事發展
爸媽陪讀可以怎麼做?
.念故事書時,可以用手指著正在閱讀的字
.與孩子討論書中角色的感受,幫助他用語言表達情緒
.帶孩子透過遊戲和塗鴉,創作自己的故事
.父母可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,拓展孩子的認知思維
若孩子真的不喜歡看書,常常讀一讀繪本就分心、跑掉,不想看完,爸媽也不用太緊張,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的親子共讀,閱讀能力絕對是後天可培養起來的!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