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嬰幼兒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-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
兒童發展專家 王宏哲編製
你知道寶寶撕紙跟碰撞積木,都是在發展精細動作嗎?精細動作在嬰幼兒身上,一直不是很被重視的發展領域,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,因為手腦並用,小手的發展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大腦。1960年代,行為理論和知覺動作方法利用分析任務和活動成分的策略,使精細動作的遊戲被選來讓小孩學習,如疊積木,插棒和串珠子等,這些技巧的表現,後來被證實與孩子日後手功能發展與學習有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嬰兒時期發展物體操作的十個策略
物體操作的策略 | |
1~3個月 | |
階段1 | 轉動、扭轉手腕移動物體 |
階段2 | 轉移(translation):利用手臂將物體移遠或移近 |
階段3 | 振動:拿到物體時,快速彎曲手臂 |
3~4個月 | |
階段4 | 雙側握住:一手握住物體時,另一隻手被動的摸到物體 |
階段5 | 2手握住一個物體 |
階段6 | 一手拿物體傳給另一隻手 |
5個月 | |
階段7 | 對一個物體有協調動作:一手拿東西、另一隻手對物體作動作(如:敲、拉) |
6~9個月 | |
階段8 | 拿兩個物體的協調動作:一手拿一個物體同時操作,如:碰撞積木 |
階段9 | 變形:物體被改變形狀,如撕紙 |
階段10 | 工具順序性動作:順序性使用2手去拿東西。例如:舉起杯子去拿杯下的木塊 |
一直到12月~2歲才發展出真正手中操作(In-hand manipunation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)
Exner的手中操作技巧發展順序
操作技巧 | |
12~15個月 | 可以使用手指到手掌轉移和手指到手掌轉移伴隨穩定 |
2~2.5歲 | 可以使用手掌到手指轉移和簡單轉動,但尚未發展出這些技巧伴隨穩定 |
3~3.5歲 | 可以使用移動和複雜轉動去操作容易操作的物體 |
3.5~5.5歲 | 可以轉動物體且移動到理想位置來畫畫和寫字 |
6~7歲 | 整合操作技巧 |
當操作物體,手部又握有東西的技巧必須在已有此種操作技巧之後,才會發展出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