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跳跳虎4~看電視,就很乖!
出處:Baby Life7月刊 作者:王宏哲/育兒生活共同編制
情況4:看電視 就很乖!
案例:
電視似乎有個神奇魔力,讓原本動不停的孩子,卻也乖乖安靜坐下來,
然而讓孩子多看電視,不但不會增廣見聞,反而變得躁動不安。王宏哲
專家指出,曾有臨床經驗治療發現,孩子一直看電視,到了五、六歲,
居然無法靜下心來閱讀繪本!
二、三歲的眼睛發展尚未成熟,為了追上電視卡通人物的跳動速度,眼
睛便開始亂飄移,五歲無法看繪本,小一也開始漏字、漏行…這此學習
專注力的問題逐一浮現。原來是電視害了他,加上最近的3C產品-智慧
型手機、平板電腦的遊戲更是嚴重!
對策:三歲前勿碰電視、3C
王宏哲專家鄭重呼籲爸比媽咪,許多研究報告指出,如果三歲前接觸電視與
3C產品,五歲便無法專心!難道不看電視,就無法進行教育與教養嗎?有時
候,只是爸比媽咪貪圖便利,將孩子丟在電視前,的確可以讓他乖乖地坐下
,卻讓孩子注意力愈來愈短暫。
一但出外用餐,少了這些3C產品,孩子就哭鬧不止,一拿到手機卻很專心?!
孩子只有在特定事物之上有長達半小時,甚至是一小時的專注力,這是正常嗎
?上述提及每個階段的孩子有其合理的注意力集中時間,這是因為孩子對於這
些產品成癮了!
在腦科學的腦波研究之中發現,只要接觸超過一小時電視或3C產品的孩子,大
腦呈現的腦電波狀態與吸毒上癮狀態是一模一樣的!一但成癮就容易成為假性
過動症。在人類發展上,原本過動兒的數量大約是3~5%,近幾年上升為
6~7%,可是調查小一老師的反應卻認為有高達48%的孩子具有不能專注
的傾向,等於2個之中就有1個!
這是因為環境因素,當科技愈文明,人類發展就愈退化。原本設計給成人使用
的產品,為了一時便利用來處理孩子的情緒行為,孩子就上癮了,當然也不哭
、不鬧了,眼睛都發呆了、口水都流出來了!
爸比的育兒角色不可少!
親子教育不應該只有媽咪的參與,尤其是針對過動的小男生,王宏哲專家表示
,父親角色是影響小男生是否往過動方向發展的重要因素。小男生通常會參考
相同性別--爸比的活動;如果與爸比長時間的相處,他就會發現原來男生也
有安靜的片刻,這個參考值非常重要!
在近代研究發現,父親角色在育兒領域的重要性,因此王宏哲專家建議,在過
動兒議題之中,爸比應該要介入。不過,教養一個有過動傾向的孩子,爸比媽
咪的教養態度要一致,不可以一個正在管教,另外一個卻說「他還小,不懂啦
!你就讓他啊!」如果這時候出現2套教養態度與方式,孩子會選擇聽取對自
己有利的那一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