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日報專訪王宏哲執行長
出處:蘋果日報
2012年10月07日報導╱帥文錦 攝影╱黃天佑
帶爸爸找蘋果 小兒職能治療師王宏哲 1歲9個月大孩子 主動表達需求
小兒職能治療師王宏哲常上電視為觀眾分析孩童行為及教養問題,
他目前育有1歲9個月大的兒子。這個年紀的孩子,常因無法使用
話語明確表達需求,導致情緒不佳,王宏哲引導孩子不哭不鬧,
主動帶大人去找出自己想吃的蘋果。

從事小兒職能治療多年,對孩童發展及行為問題很有經驗的王宏哲,
常上電視節目解答媽媽們的疑惑。他除養育1歲9個月大的男孩「小智
」外,老婆肚子裡還懷有個36周的男寶寶,夫妻已擔心未來兄弟爭寵
,會故意問哥哥,若弟弟跟他同時哭,父母應該先抱誰?媽媽表示,
哥哥的回答是:「先抱弟弟!」
育兒實踐 擺脫專家意見
王宏哲夫妻倆都從事醫療業,他笑稱:「教養專家若養小孩
,也馬上變成一般爸媽,無法凡事照書來。」而就算兩夫妻
想實踐同樣的教養觀念,在具體作法上,也會因兩人的性格
影響,不會完全相同。夫妻一致認為小孩生活該有規律,但
媽媽卻堅持孩子按表操課,完全不給兒子賴床機會。而心疼
兒子的王宏哲常覺得,寶貝偶而晚起,之後花點時間調整就
好。但現實情況是,父母對小孩放鬆管束,便會打亂其整天
作息,因此只要陪伴孩子的小智媽媽抱怨:「起床時間不對
,小孩晚上就不吃飯!」爸爸便啞口無言。
適切引導 有助孩子發展
2歲前後的小智正發展自我意識,卻常因語言表達能力不足而發
脾氣,父母會先安撫其情緒、使他守規矩後,再引導其達成目標
、享受成就感。好比小智想吃蘋果卻拿不到,在客廳大哭起來,
人在廚房的爸媽不衝過去安慰孩子,反倒要求他自行前來找父母
,還對小孩攤手說:「你哭,我們就不幫忙。」接著請兒子牽爸
爸的手去找想要的東西。大人已發現小孩鎖定茶几上的蘋果時,
還故意指著一旁其他食品,問:「你要的是香蕉?是麵包?」待
小孩明確指出後,爸爸再重複「蘋果」一詞,經歷幾次這樣的過
程,小智也可清楚說出一些食物的名稱。
小智不愛笑,但這酷酷的孩子發現什麼新玩意都想伸手摸。
王宏哲說,其實許多父母擔心小孩發展遲緩,但不鼓勵孩子出門玩
耍,卻讓小孩個性畏縮,適得其反。小智此時張開嘴咬了口玩具籃
球,露出得意的表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