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想要,不代表你就可以要
自律第一步:想要,不代表你就可以要
很幸運的,我的孩子有一個不但會教音樂,更會教品格的好老師。
上週,音樂老師分享了自己從小的成長故事,每當他們家的孩子下課回家後,爸爸給孩子們的第一句話,絕不是現代家長的"快點給我去寫功課"、"快點洗手準備吃飯了"、"快放下你手上的遙控器",而是"先把每天必要的事先做完,再做你想要做的事!"。這句話講的真好,原因有四個
第一:了解"想要,不一定就可以要"的觀念,非常適合教4歲以上的孩子,這個年紀以上的孩子,就該多多刺激他們思考,而不是一直用吼的,讓他們一直處在被動學習,用吼其實會越耳背的,最後還是會照著自己的意思做。
第二:指令明確,每天必要做的事,孩子一定知道,不用吼罵,把家長自己的情緒弄得很糟;
第三:有要求,也有目標,讓孩子更有動機,為了想要的事,趕快做必要的事;
第四:用先後的次序感,去訓練比較沒有時間感的孩子。這句話,真是訓練自律的法寶,所以趕緊分享給大家。
早期教育,有5件事很重要,"生活自理+語言力+思考力+專注力+情緒力",這些發展的好不好,是將來孩子自律及與人社交互動的基礎,比認識很多字卡重要,希望大家能引導孩子盡早養成。以下為媽咪寶貝雜誌專訪
教自律,要從想要及必要做的事,先開始了解
隨著社會形態轉變,家庭組合模式也漸漸由大家庭轉為核心家庭,在少子化的影響下,現代父母無一不將孩子捧在手掌心,舉凡生活用品、學習環境等,皆經過重重精挑細選。但您可曾想過,當孩子習慣了無虞的日常生活、習慣了爸比媽咪替自己安頓好一切瑣事,是否會導致他們在無形中失去培養某些重要能力的機會?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