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領袖教育中心/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 

每一年的寒暑假過完,就是我最擔心的時候,因為桌上會堆滿許多要來評估「注意力不足」的孩子資料,有些是被老師點名帶來評估,有些是媽媽盯功課盯到每天發飆,而有些是每天看著滿江紅的聯絡簿,總是提心吊膽的面對學校的溝通事項。對於提升學習的專注力,有常見的5大迷思,如果不破解,就永遠找不到改善的辦法:

1. 因為不專心被處罰不能下課?

很多學校老師對於孩子犯錯,或上課不好好認真的懲罰,就是處罰不准下課,我常聽到很多來找我的孩子,一天5、6節的下課,通通被拿來當做處罰。這個做法,其實很有爭議,尤其是對於好動的孩子。白天身體活動量該大的時候,反而不能動,經常造成放學後,就會開始想要發洩體力精力,寫功課時毛毛躁躁,身體像條蟲。也經常發現做事情不耐挫、沒耐心、總要搞到很晚才想睡等行為,跟白天活動量被剝奪有關。
所以,比較好的替代方案是,讓孩子用體能類的或勞動服務,如擦黑板、打掃教室、幫老師跑腿等方式,來進行處罰,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活動到,另一方面也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,是一舉兩得的做法。

2. 勤能補拙就對了?

很多家長會要求孩子功課就是要寫完,多做一些評量才熟練,乍聽之下好像都很合理,但忽略了孩子的注意力長度有限,超過限度,其是做事情就變得很沒效率。曾經一位媽媽跟我說,孩子上了小學後,實在是拖拉慢,回家後動作都慢吞吞,每天都被吼到很慘才會有感覺。我問了一下孩子,他除了有學校功課要做,還有兩個不同版本的評量要寫,每天一想到要花這麼多時間,就反胃,而且還要一次寫完。後來我跟媽媽溝通,試著減少不必要的評量,而且寫功課,中間當然可以休息,否則一直坐在書桌前,人雖然在,心早就飛走了,又怎麼能學得好?

粒粒1.jpg

3. 多學點靜態的才藝?

也很多家長來問我,孩子很活潑、很好動,那就多學點靜態的才藝吧!很多學齡前的孩子,我一問到課後活動,琳瑯滿目,其實我覺得孩子如果喜歡,沒有什麼不好的,就當做從遊戲中學習。但等到我問上了小學的孩子,不難發現,多半剩下語文類的活動或靜態才藝被留下來,這其實不是很正確的做法,因為台灣的孩子,體適能普遍不好,但透過大量身體活動的刺激,可以讓腦袋更清楚,記憶力及專注力更好,所以我們一直在臨床上推廣「動的夠,才靜的下」。

4. 從小盯著功課,才能養成好習慣?

學東西要有趣或要有動機,一定要養成主動的習慣才可以。很多爸爸媽媽,從一年級就開始盯功課,我覺得反而養成孩子很被動的習慣,而且孩子不會自己偵測錯誤,也會比較不細心。我曾經跟一個孩子的媽媽諮詢時,建議媽媽,不要孩子一邊寫,就在旁邊一邊擦掉他寫錯的字,這樣讓孩子既沒自信心,又覺得永遠都寫不完很挫折。在旁的孩子聽到,講出了讓我驚訝的話,他說:「王老師,可是如果我媽媽不一個字一個字擦,會變成我寫完一行,他就會擦掉一整行,還是維持原來那樣比較好!」,聽完,我很無奈的感受到,這些比較不專注的孩子的內在壓力。

5. 學習的專心,比生活秩序重要?

學習之所以不專心,往往是從日常生活的規律紊亂開始。例如:每天固定的時間不上床睡覺;每天看螢幕的時間總是超過家規,回到家後,自己的東西不會主動歸位;時間感缺乏,該什麼時候做什麼事,孩子都不會自己規劃;隔天該帶的東西,該穿的衣服,總是媽媽在提醒;自己身邊的物品,鉛筆、橡皮擦、水壺,從沒在意及珍惜過,總是丟三落四。這些該做好的事、每天都要做的事都沒養好習慣,又談什麼提升學習的專注力呢?

最適合訓練孩子們專注力的桌遊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