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念私小的孩子,吃完飯後,都要媽媽幫他收碗、洗碗,我看完很驚訝問:「為何不讓他自己做?」媽媽説:「因為他功課很多!」。我聽完真是很感嘆!
之前有研究發現,孩子從小被訓練做家事,他未來的成就愈高。其實,道理很簡單,從小就好吃懶做、不愛勞動,長大了也多半不能吃苦,過度依賴,工作成就平平。
做家事,養出獨立、負責、體貼的能力,比學習成績更重要。還在叫孩子「快去念書,家事我做就好!」?我們不要養出只會念書,生活上什麼都不會的小孩。看看「做家事,讓心智更成熟」這篇吧👉👉👉
「做家事」培養孩子做事能力、責任心與體貼
做家事可以幫助孩子心智發展及獨立,還有很多的附加價值:
1.訓練耐心及反應能力
例如:透過摺衣服的過程,能刺激孩子的手眼協調及空間感,進而養成有耐心及反應快的孩子。
2.增加肌肉張力,讓未來寫作業姿勢正確
掃地、拖地的動作,可以增加孩子上臂的力氣及頸背的張力,有助於端正學齡時期寫功課的姿勢。
3.增加時間敏感度,不再拖拉慢
幫忙跑腿倒垃圾,孩子必須要判斷垃圾車來的時間,會增加孩子對時間的敏感度,避免養成拖拉慢吞吞的習毒。
4.建立生活秩序
用完餐後,讓孩子整理餐桌、收拾碗盤餐具,可以訓練孩子歸納、分類及專注的能力,養成對生活規律、有條不紊的孩子。
5.挑食行為
更有研究發現,讓孩子參與食物的製作,孩子的食慾會增加,漸少挑食的行為,變成更健康的孩子!
不怕孩子做不好!教孩子做家事要用對方法
1.角色扮演
鼓勵孩子做你要求的事,爸爸媽媽要先讓幫忙做家事變成一件好玩的事,可以跟他們玩「扮家家酒」的遊戲,讓他們打扮成要扮演的角色,例如,烹飪的時候穿圍裙。同時讓孩子知道你很高興有他幫忙,讓好習慣在遊戲中養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