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年過節,最怕過年。面對長輩、親戚的「洗禮」,就是媽媽們心中隱形的壓力。未婚當公主時,常被問:「什麼時候才要結婚?」結婚當媳婦時,常被問:「什麼時候要生小孩?」生了小孩、當媽以後,更多千奇百種的問題冒出來,這篇教妳如何聰明應答不失禮,K.O.常見的白目問候:
白目問候1
「催生」的壓力:什麼時候生第二胎?
別以為生了一胎後,就不會再被問到「生小孩」的問題。不管明示、暗示,通常除非生了雙胞胎一次要1打2、或已經「湊齊」一男一女的組合,不被問到還真難。
【必勝神回覆】
孩子不是說生就生、說有就有,誰能保障下一胎一定是女生(男生),而且現在養小孩為了提升未來競爭力,真的很花錢與心思。
壓力真的不用這麼大,做長輩的,有小孩可以含貽弄孫,又可以增加與媳婦、兒子話題,轉念一想,大家都是愛孩子的。就算真的只生一個,都是我們的寶。
若長輩屬於比較在乎型,老一輩的觀念比較難改變,就想湊一個「好」字時,遇到長輩的問候,只要說跟先生正在努力中,一切順其自然就好。
白目問候2
「新手爸媽」的壓力:怎麼這麼黏人、怎麼還在喝母奶…?
在過年的時候,新手爸媽的娃兒必定是「搶手貨」,長輩們都想要討抱,這時候當媽的不免會有點緊張。六個月到一歲半本來就是會辨識生疏、分離焦慮的年紀,抱過去哭了,還會被說:「怎麼這麼愛哭呀!以後怎麼辦?」、「這樣黏人怎麼行,以前爸爸小時候都是笑臉迎人的耶!」,萬一是個母奶寶寶,就更糟了。「就是喝母奶才這麼黏你啦!」
當孩子進入吃副食品的階段,如果這時候還餵母奶,就會聽到:「怎麼還在喝母奶,這沒營養啦,要喝配方奶呀!」、「副食品怎麼就只吃這幾樣,這樣營養不夠啦?」、「還沒戒奶阿?這樣怎麼會吃得飽?」、「阿怎麼還在包尿布?有人八個月就戒尿布了耶!」、「你怎麼都沒有幫他“噓”尿尿、“嗯”便便,要開始幫他戒尿布了呀?」這類唯恐天下不亂的問候,常常會讓新手爸媽更焦慮。
【必勝神回覆】
孩子的習慣、成長不是有一天醒來就什麼都會的,需要很多時間準備及努力。現在寶寶幾乎每幾個月就要回去健兒門診,讓醫師知道寶寶的健康發展,一切都在小兒科醫師的掌握中;長輩不要急,喝奶、吃副食品、戒尿布你都已經充份地瞭解最新的科學育兒知識,相信會處理得很好。
白目問候3
「高矮胖瘦」的壓力:怎麼吃都不會胖?
不管小孩高的、矮的、胖的、瘦的,長輩、三姑六嬸們,一定都會「很有經驗」地評鑑一番。「有沒有在餵小孩阿?有餵飽嗎?怎麼這麼瘦啊!是都沒給他吃嗎?」、「要喝牛奶才會長高阿,都沒有帶小孩去運動嗎?睡覺很重要,咖紮睏(台語)才會長高阿!」、「孩子怎麼這個不吃、那個不吃,那麼挑食,難怪瘦巴巴!」
講到這些,每個都像是營養師、專家,教你要怎麼吃、怎麼餵,孩子才會長得高、長得壯。
【必勝神回覆】
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,消化、吸收的速度不一樣,孩子會順著自己的生長曲線發展,是瘦到風一吹就倒、胖到門走不過去,平時的飲食均衡、有正常作息、適當運動、不吃過多油炸加工與高糖份的食品,掌握以上四原則,就無須太自責,醫生也說了,孩子的生長是像「階梯」,能量儲備到一定程度就會再成長,不是像「斜坡」一直看得到的。(推薦閱讀:過年紅燈食物,孩子要少吃)
白目問候4
「開口說話」的壓力:怎麼都不會打招呼?
有些長輩,一年就真的只見那麼一、二次,孩子就算再外向,看到不熟的難免會有點害羞、怕生。但有些大人還是會說:「怎麼都不會打招呼,不會說OO好,爸爸媽媽在家都沒教?」、「怎麼這麼大還不會打招呼,是不是不會講話?」、「哎唷,這麼怕生,一直黏媽媽,以後妳去上班了怎麼辦?去學校怎麼教朋友?」、「不記得我了嗎?我以前還常抱著你去公園玩吶!」
延伸閱讀:教孩子禮貌法寶來了!這樣教孩子學會尊重及說話禮儀~
【必勝神回覆】
太過強迫、制式化的問候,孩子反而會不知所措有壓力,孩子也是人,不是機器人,他需要去學習每個情境下的應對方式,也會有自己的情緒跟喜好,給他一點時間,不要一直把焦點放在他身上,過一會兒,不用大人開口,他自己就會滔滔不絕地說話。
如果孩子心情不好、很累想睡覺、在陌生的環境緊張等,耐心給孩子多一點時間習慣、開口,陪著孩子一起說嗨,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與自信。
白目問候5
「有問必答」的壓力:什麼問題都要問
當孩子還小,就會問:「以後要唸什麼學校?」、「想讓孩子學什麼才藝嗎?」、「將來想讓孩子做什麼?」、「帶小孩很辛苦吧?累不累阿?」等等,不論是假設性問題、未來的問題、教養的問題,一個過年搞得像在開記者會。
【必勝神回覆】
過年是一家團圓的日子,熱熱鬧鬧的日子,媽媽的壓力,莫過於這不是從小長到大的原生家庭,面對一些問候,難免會擔心自己的應答沒有得體;這時候爸爸的角色,就顯得格外重要,多一點體諒、多一分溫柔。
最重要的,長輩的問候,有的時候真的就只是當個話題而已,並不是在考試、非要考倒妳不可,不用擔心自己答得不夠完美,平常心面對就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