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防流感,你做對了嗎?
疾病管制署統計,國內流感疫情緩降(2016-03-17),不過緊接而來的腸病毒(71型)恐怕不能忽視。究竟該如何有效預防這兩個家長聞風色變的病毒呢?
1. 勤洗手,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:
最重要的是用肥皂洗手,而且「搓」不是只有雙手掌搓搓而已唷!
(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)
國際建議的洗手方法你不可不知「內外夾弓大立腕」!洗手要洗30~40秒唷!
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也要謹記洗手五時機:
回家後、吃東西前、上廁所後、玩遊戲後、看病前後,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疾病。
2. 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,以提昇免疫力:
* 減糖、減糖、再減糖
已經有許多的研究證實,糖會讓我們的免疫力下降(包括蜂蜜、糖漿、高果糖玉米糖漿、黑糖蜜、果糖、葡萄糖……等),美國心臟醫學會建議,學齡前兒童一天糖攝取應少於3茶匙(<15g),5~7歲兒童一天應少於4茶匙(<20g)。
* 七種免疫增強食物
* 充足運動
「動個不停,不代表動的夠」,中強度活動才能有效增強免疫力,放學採稍微快走的方式走回家、玩球、爬樓梯、跳繩、跳格子、律動、游泳玩水等等,這些都屬於中強度活動,從事時會有一點點喘的感覺,但又可以持續一陣子,很多孩子的確看似動個不停,但注意觀察他們的「動」都是跑一下停一下,皆不足中強度運動的量,對免疫力助益不大。
* 多曬曬太陽
陽光能讓我們人體產生維生素D,維生素D除了有助於骨骼生長和密度外,對於代謝、心臟及免疫力都有助益。你是否也覺得這個陰雨綿綿的冬天孩子一直在生病呢?維生素D較少的孩子除了容易感冒外,情緒抑鬱、睡眠障礙、氣喘、呼吸喘鳴聲(wheezing)等等問題都有可能發生。接受15分鐘的日光就能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唷!
* 睡的夠感冒自然少
2015年發表在SLEEP期刊的研究發現,睡眠長度和得到感冒的機率是有顯著關係的(如下圖),雖然小孩目前沒有具體研究,但相信小孩應有的睡眠時間若不足,對免疫力一定也是有影響。一般建議1~3歲孩子每日睡眠至少12~14小時,3~6歲10~12小時,7~12歲10~11小時,12~18歲8~9小時。
(原圖片來源:http://www.sciencemag.org)
3. 生病時,應儘速就醫,請假在家多休息。
留心流感和腸病毒的徵兆,尤其是出現重症症狀時,一定要即刻就醫。
(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)
4.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。
爸爸媽媽除了確實做到回家先洗手外,平時也定期清潔經常接觸的物品,如鍵盤、桌椅、門把以及電話。若家中有人生病,很多人習慣用酒精消毒,雖然沒錯,它是廣效的殺菌劑,但無法殺死許多種類的病毒,包括腸病毒及諾羅病毒、腺病毒、輪狀病毒等。
居家最佳的消毒劑為漂白水,它是含氯消毒劑,可針對病毒進行抑制,其成分為「次氯酸鈉(sodium hypochlorite)」。一般市售漂白水濃度通常約為5%,即五萬ppm,而居家一般消毒用濃度僅需500ppm,即市售漂白水稀釋100倍,只是使用漂白水的過程需要小心。近年日本研究出的次氯酸水,也具有相當佳的消毒殺菌效果,且安全性高,只是不易保存,放久容易還原成水,因此家長千萬別團構大量囤積,市售價差甚大,建議選購具有疾病管制局防疫推薦者。
(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)
5. 流行期間,避免出入人潮擁擠,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。
6.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,尤其是孕婦、新生兒及幼童。
7.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,以提高抵抗力。
8. 兒童玩具(尤其是帶毛玩具)經常清洗、消毒。
清洗玩具可以熱水或肥皂水清洗,或選擇其他適當消毒方式,例如:消毒鍋(視玩具材質耐熱狀況)、70%酒精(將3份95%的酒精加1份水(比例3:1)稀釋後再消毒)浸泡 10 分鐘、0.05% (100 倍稀釋)漂白水等。接著將消毒劑徹底沖洗乾淨,乾燥後收存。重要的是完成消毒後,把清潔用具浸於稀釋漂白水中30分鐘,用清水沖洗乾淨,才可再次使用。
(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)
9. 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。
爸爸媽媽除了注意洗手五時機外,家有小朋友,上下班搭乘大眾運輸工具,盡量戴口罩,回到家先洗手、將衣服換掉在接觸孩子,都能減少將病原帶回家中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