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孩子黏人愛討抱,親餵母奶沒有錯!

分離焦慮育兒法

天才領袖教育中心/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   

 

 

我們家弟弟之前是大家口中的「媽寶」,超級黏他老木,媽媽一離開,就很焦慮,有一陣子連去上廁所,去廚房忙一下都不行,連孩子的阿嬤都笑說:

”你這個老杯,專攻兒童發展,出了這麼多本書,怎麼沒幾招來訓練一下,這樣黏下去,怎麼得了?老人家緊接著就是一堆電話轟炸,苦勸孩子的老木,別再餵母奶了,一定是餵母奶才會這樣,而且還親餵咧,才會整天巴著媽媽不放,你們以前小時候,哪有這樣?弄得我和孩子的媽,真是有苦說不出。聽到這邊,看倌有沒有心有戚戚焉?

媽媽常問的寶寶黏人問題

我每次保母訓練的大型演講以及天才領袖官網的「育兒智囊團」專區也經常有苦惱媽咪問這樣的問題,

1.孩子這麼黏是不是親餵母奶的錯?

2.送去給托嬰中心或給專業保母帶,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嗎?

3.是不是一直抱孩子才這麼黏?

4.是不是跟我全職帶他,讓他才跟我難分難解?

滿心愧疚的媽媽不計其數,我想我該再度的,來好好澄清及整理這個問題了。

寶寶約在六、七個月大開始會認生,也逐漸與主要照顧者建立「依附關係」

也就是把媽媽當做「安全堡壘」,以媽媽為中心而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,

當感受到威脅害怕或受挫就會退回到媽媽身邊;當媽媽離開時就會焦慮哀傷(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),但當媽媽回來時則會露出欣喜,並尋求與媽媽身體上的接觸。這樣的「依附關係」一歲時會達到高峰,一直到1.5~2歲左右。

研究顯示,你越要強迫跟寶寶分開,越刻意訓練,孩子體內的緊張焦慮的激素會升高,被安撫下來的時間也會變長。另一個有趣的研究則發現,白天抱孩子或親餵母奶的次數,如果被刻意降低,晚上孩子哭鬧,來討媽媽安撫的頻率,會升高得非常明顯,最後搞的大家都不用睡覺了。這些嬰幼兒研究都告訴我們,孩子就是要討到足夠的安全感,才能發展其他的能力,這就是0-3歲必經的歷程。

心裡學研究指出,依附關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社交及情緒發展,因此擁有「安全型依附關係」的寶寶長大後通常會比較開心、合作、容易相信別人,且於不同階段均表現出優越的社交能力唷!

解決分離焦慮,有效的育兒法

那麼該如何讓寶寶建立安全型的依附關係,或者是說寶寶有分離焦慮

媽媽及家人可以怎麼做呢?天才領袖提供您下列幾個小撇步!

一、親餵的媽媽請繼續,絕對不是母奶的錯!

有非常多的研究發現,如果能親餵母乳,對孩子的安全感建立,是一件非常好的事;到目前沒有任何研究發現,親餵母乳,跟寶寶時期的黏人有關係。黏人的行為,一般被指出跟年紀有關,跟氣質偏向敏感有關。

孩子大於六個月以後,已經要開始接觸副食品了,如果孩子再大一點到一歲後,母乳對孩子而言主要的功能,由營養漸漸轉成安撫。既然希望安全依附,就不能用不對的方式訓練斷奶,例如:跟孩子說,你長大了,不要喝了;或曾經有媽媽來找我,跟我說,為了訓練離乳,竟然忍痛在自己乳頭塗辣椒醬。這些做法,會讓孩子倍感焦慮,只會讓孩子情緒更糟更黏人!正確的做法是"增加飲食的內容+學會跟寶寶遊戲",這樣一來,孩子才不會硬要從媽媽身上討到營養;而有了更多的遊戲,孩子才能逐漸的把專注力,轉移到遊戲或玩具身上,漸漸的養成,把目光小小離開媽媽一下子,才不會過度黏人。切記!有時候過度黏人是在討玩,不見得是你看到的,在討媽媽而已。

重要延伸閱讀:

育兒感統遊戲布書,根據幼兒發展設計,透過大量手部的觸覺安撫,刺激大腦整合情緒,降低分離焦慮與敏感性氣質=>點我了解!!!

 

二、孩子討抱就多抱抱孩子吧!

「依附關係」是需要寶寶與媽媽有很好的主動互動過程的,孩子感到焦慮受挫或不舒服,自然就會想要依附媽媽,幾次後若孩子發現媽媽總是可以有很好的回應,有了安全感,自然更有信心自己去面對這樣的威脅(例如環境中有不熟悉人的也就能離開媽媽去探索),而討抱的情況就會逐漸減少的唷!另外,爸爸也要多抱抱孩子,雖然孩子天生會認娘,但如果爸爸不厭其煩的陪孩子玩,孩子就會越來越願意給爸爸抱,得到足夠的擁抱刺激,討媽媽的情形也會降低。

三、減少對孩子的負面語言!

你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是聽得懂的嗎?媽媽對孩子的負面語言只會令孩子更感焦慮,賴在媽媽身上的時間更久,旁人的負面語言,冷言冷語,也會令孩子更不願離開媽媽去探索環境,因為他認為環境中充滿威脅,也更不喜歡這個人(就像我小兒子就明顯,不愛正視,說他害羞及黏人的阿姨),這樣的環境及路人甲,只會讓本來就快抓狂的媽咪更加辛苦唷!

四、到陌生環境或要離開前先多陪伴吧!

媽媽就像是安全的堡壘,所以到了較不熟悉的環境,請媽媽都先陪伴著孩子,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後自己離開媽媽去向外探索環境,如此有安全依附的寶寶只要留意到媽媽還在附近,他就能慢慢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甚至與人親近,這樣就算媽媽有家事要做,在看得到媽媽的情況下,寶寶也能自己先玩一會兒的。

五、「躲貓貓」是減緩分離焦慮的好幫手!

1330266812-3332688496

在"孩子的教養,你做對了嗎?"一書中,我曾經提到,孩子會擔心媽媽不見,是因為心智上"物體恆存"的概念還沒有成熟,簡單的說,就是媽媽跑去看電視,就被宋仲基拐走不會再會來,所以他當然要跟宋仲基搶媽媽。所以,多玩躲貓貓的遊戲,就是讓寶寶知道,媽媽不見了還是會再出現,媽媽一直都在我身邊,只是離開一下下。這種簡單不花錢的小遊戲,好玩又有意義,媽咪也可是試著逐漸拉長躲起來的時間唷!

 

六、「預告」可以減緩寶寶焦慮的程度喔!

對孩子而言,陌生的環境、人事物都是威脅,需要去認識、觀察及了解適應,他們會透過媽媽的反應,決定自己的下一步。因此如果媽咪能在事先就告訴孩子,甚至利用照片讓孩子先稍為熟悉,到時候孩子在那樣的環境時會適應的更快唷!平時也可以利用繪本讓孩子認識不同的世界,了解環境中的變化,也是有幫助的。

七、記得要跟孩子說再見!

媽媽要離開孩子外出時,一定要跟孩子說再見!許多長輩都會說不要跟孩子說再見,偷偷走就不會哭了,其實這都只是暫時的,等到孩子發現了,只會更焦慮,哭得更慘,對媽媽產生不信任,這樣的安全依附關係就會破壞,或甚至黏得更緊,

所以一定要告知寶寶,媽媽甚麼時候就會回來,並且清楚的說掰掰。而且,最重要的是,接手的那個人,也能提供足夠的安全感,並轉移孩子的注意力。像我孩子的阿嬤就做得很好,當我們分離去上班時,她就帶著我的孩子去澆花,去玩晾衣服的遊戲,成功的建立另一套安全模式。

八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!

帶孩子外出曬曬太陽,除了能刺激正向情緒的發展,也能讓孩子多觀察這個世界,

有些孩子的氣質天生就敏感,不要逼孩子打招呼,讓他慢慢適應及觀察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越多,寶寶就會更加快適應不同的人事物,有助於孩子的適應力!所以,不要把孩子都關在家裡,出門玩,做好衛生防護就好。

 fumu_baobao_haibian_youwan-020

九、由寶寶決定要不要給其他人抱!

媽咪如果希望寶寶快點和家人親友熟悉,媽咪可以陪伴著寶寶或甚至抱著寶寶與家人親友遊戲,等到寶寶漸漸玩開了,寶寶自然就會慢慢離開媽咪找人玩,也比較願意讓人抱,很多時後一下子就強行將寶寶抱走,或者是媽媽硬是將寶寶推給別人,只是讓寶寶更焦慮,造成反效果唷!

十、「觸覺刷」是寶寶情緒調節的好幫手唷!

觸覺刷我在各大媒體都有衛教,其實就是一種新式的幼兒按摩,透過四肢的刷澡按摩,能有效的將穩定又舒服的觸覺刺激,傳遞到大腦情緒區域,形成另一種與幼兒的親密語言,進而穩定寶寶情緒,減緩過度焦慮的程度,因此如果寶寶分離焦慮情形較嚴重,平時也很容易哭鬧,建議每天都使用觸覺刷!

 IMG_5205熱門閱讀:

王宏哲推薦:

解決媽咪家有黏人幼兒/敏感氣質感覺統合觸覺刷(請認明天才領袖嚴選標籤)=>點我了解

arrow
arrow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