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從3、4歲開始,孩子就會告狀,5~10歲更是最愛告狀的年紀,有些孩子甚至一天在學校可以告到6次狀以上,真是辛苦老師了。到底孩子為何那麼愛告狀呢?一開始其實是因為孩子在學習規範的過程中,他學到要遵守規矩,但他還沒辦法區分出什麼是大違規、什麼是小違規,所以變成不論大小,只要違規就要去找大人說。但後來,他發現他去找大人說,事情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,例如被大人讚許、肯定、或解除危險等,因此,強化了孩子告狀的行為。

0611-小孩愛告狀是因為-08.jpg

 

小孩愛告狀,多半與這五大原因有關

1. 期待得到讚美和關注:只要去告狀,大人就會有所回應,能引起大人注意,這特別會發生告手足的狀,因為說另一個人不對的地方,可以凸顯我很棒。

2. 期待大人肯定他是非判斷的能力:跟孩子不相關的事也來告狀,其實是想要得到大人的肯定。

3. 期待大人幫助他、保護他:可能覺得自己委屈、不公平,或者覺得自己會受傷,想要得到保護。

4. 沒有好的應變能力:大事小事都來說,不會區分哪些事情需要講,哪些事情根本不用在意,講太多反而會讓同學討厭,覺得你一直打小報告。

5. 沒有好的解決問題能力:自己完全沒有方法解決,只好一直找大人。

 

這邊想先區分一下「告狀」和「報告」,雖然都是小孩去找大人說,但本質上兩件不同的事。

「報告」指的是這件事是有害或危險的、他人是故意的,或這是件重要的事,要來跟大人說才能讓自己或他人安全,或者是一定需要大人協助的事。因此當孩子是來報告,這是沒問題的。

而「告狀」指的是這件事較無害,可能是意外或不小心的,或這是件不重要的事,來跟大人報告反而會讓他人被罵,或者明明就可以自己解決的事也來說。如果孩子偏屬這一類,那就需要好好引導。

 

當孩子來告狀,爸媽要做到這5件事

1. 同理傾聽:認真地聽完,也可以問問孩子要抱抱嗎?並引導孩子做詳盡的陳述,這也能訓練孩子的敘述能力。不需要急著處理孩子告狀的內容,反而應先讓孩子感受到同理。

2. 是非判斷:了解事實後,給予孩子是非判斷能力的肯定,健全孩子的人格。但同時也要教導孩子,這件事究竟是「報告」還是「告狀」,嚴重的事情要來報告,但如果你是不重要的事,你這樣說反而會讓別人被罵,你可以這麼問孩子,例如有人會受傷嗎?有東西被破壞嗎?你有沒有先試著解決問題?如果都沒有,那下次要先想一想,這件事到底要不要來跟大人說唷!

3. 引導思考:引導孩子思考,可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,讓孩子學習遇到問題有多種解決的方式,如下次遇到這個情形時,你可以怎麼做?或你該怎麼說?如果沒效,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?並且實際跟孩子演練一次。

4. 教導溝通:建立孩子的溝通交涉能力,例如爭奪玩具事件,孩子要學習如何用溝通的方式而不是哭鬧、告狀或動手。

5. 延遲反應:如果孩子一再來告狀,大人判斷後與吸引注意力有關,該教導的方式都教導後,那麼大人該逐漸減少回應孩子告狀,弱化行為,但需要在其他時候多主動關注孩子,尤其當孩子表現對的行為時,多主動誇獎,孩子才不會一直利用告狀還引起關注。

arrow
arrow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