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8月即將要去上學了,好多父母很擔心疫情下孩子即將要上幼兒園了,都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麼!擔心孩子會不會適應不好?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?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哭想媽媽?還要擔心孩子上學會不會一直感冒生病?本篇透過6個問答題,為孩子上學提前做準備!
Q1:【分離】如果孩子上學哭不停,大人看了也好難過,該怎麼辦?
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「我不想上學,我不要分開」,對於未知害怕是正常的,爸媽只需要給予鼓勵打氣,不需要有情緒。有些孩子適合給些小任務轉移注意力,例如那個小女生長的好可愛唷!你幫我聽聽看他叫什麼名字,或者是你幫我留意哪個小男生,最常被老師提醒……。爸爸媽媽也可以藉此認識孩子的同學,在上下學時跟同學互動,也有助於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唷!
Q2:【適應】孩子上課可能會坐不住,無法適應,怎麼調整?
上學前,如果孩子可以培養出安靜持續的玩一些遊戲的專注力,如黏土、拼圖、積木、角色扮演、聽故事等,根據觀察,這群孩子到幼兒園裡就讀的配合度就會相對的比較好。
很多孩子玩玩具沒定性也沒耐心,如果是0~2歲的孩子,受到天生氣質的影響會比較大,有些孩子就是比較活潑不肯乖乖坐好玩個遊戲,倒也無所謂,但隨著年齡的增加,2、3歲以後,靜態遊戲的專注力可要陸續發展起來,否則到了大團體可能專注力更分散,很容易變成團體中的游離者,孩子會變成要老師大量的下指令才能回來的人物。
Q3:【相處】很擔心孩子不懂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,該怎麼辦?
方法1、觀察及培養主動語言表達力
2歲以後,孩子會經歷語言文法的爆炸期,表達與理解能力會快速的提升,在家裡與在學校團體最大的不同,在於學校需要「主動式的社交語言」!而不是被動的仿說及表達。孩子有什麼需求,或想要玩什麼遊戲,遇到什麼困難,甚至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,都要有主動表達的能力。
所以,當孩子有需求時,千萬不要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,父母就立馬給回饋,問問孩子為什麼,多訓練孩子利用語言表達情緒、感覺、想法等,一定會讓他的幼兒園生活更順利。
方法2、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互動力
我常鼓勵爸爸媽媽,如果可以,早一點幫孩子找玩伴,因為這樣就可以早點發展社交的能力,練會與其他孩子在團體裡的分享、輪流、等待。進到幼兒園,需要大量的與老師及其他不同氣質的孩子互動,沒上學前如果可以跟著爸媽或其他的主要照顧者,多從事一些社交活動的孩子,如「跟著媽媽逛街買菜」、「參加親友聚會」、「參加社區遊戲團體」、「經常有親子活動」,「參加親子課程或遊戲課程」,自然而然就會學習如何與周遭的人群互動、應對進退,將來上學的適應力相對也會比較好。
Q4:【作息】孩子可能會不能適應學校的作息,該怎麼辦?
爸媽在孩子0~5歲時,就該逐漸的訓練孩子「飲食的獨立」、「如廁的獨立」、「盥洗的獨立」等日常生活的自理,原因就是幼兒園的團體生活一定會用到這些,而到幼稚園學習的孩子,雖然會有從眾行為,會跟著大家一起行動,但自理能力就強的孩子,自信心及成就感相對就會比較高,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處理新的學習,絕對是老師喜愛的孩子,所以進幼兒園時,不該讓孩子從零學起。
Q5:【焦慮】如果孩子一直吵著不去上學,不喜歡上學,該怎麼回應?
方法1、專心陪伴熟悉環境
越是焦慮的時候,越需要大人給予安全感,通常幼兒園或小學新生,家長可以待比較久一點再離開,建議剛上學這天,家長就好好請個假,專心陪著孩子熟悉新環境,引導孩子發掘新環境中有趣好玩的地方,也能給予孩子小任務,在媽媽不在的時候注意觀察,讓孩子在上學時,有事可做,轉移注意力。
方法2、給予小物增加安全感
可以在孩子手上蓋勇氣印章,或跟孩子討論想要帶的陪伴玩具或玩偶,或者是在孩子的鉛筆盒、書包放上鼓勵小紙條,這會讓孩子比較有信心在沒有家人的陪伴下度過一天。記得剛上學的前幾天一定要準時或盡早來接,孩子對於分離才會越有信心,如果孩子總是看著別人先被接走,那份焦慮感是會無限放大的。
方法3、完成道別再交給老師
順序很重要,你好好道別後,再交給老師,不要給老師後還依依不捨講一大堆,這會讓孩子更捨不得分離,道別的方式建議用你們親子間固定的模式,一成不變才會讓人安心。
方法4、善用繪本引導,做好上學準備
讓孩子了解幼兒園,可以增加適應的速度,但別介紹過度,反而讓孩子萌生焦慮緊張的種子,建議可以善用繪本,在比較輕鬆的氣氛下,熟悉幼兒園都在做什麼,並引導孩子了解,上學不是只有他緊張,其實很多人都會緊張唷!
方法5、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性格
需要較多老師關心的孩子,家長跟老師多溝通,提供孩子的興趣喜好和性格,讓老師能因材施教且幫助環境適應。
Q6:【生病】孩子上學會不會一直感冒生病?疫情期間上課會很擔心,該準備什麼?
疫情期間上幼兒園,爸媽要擔心的也越來越多,關於防疫,除了大人隨時注意孩子的健康狀況、確保環境清潔通風外,在我們看不到的狀況下,請一定要教孩子上學防疫9準備: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