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產育兒並非是媽媽的專責,各位新手爸爸們,都準備好了嗎?寶寶出生前該做什麼準備?媽媽孕期的營養重點?舒緩老婆壓力可以怎麼做?
不用擔心,國民健康署特地編製一本「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」(簡稱爸爸手冊),並且自112/2/1起產檢一次可領2本手冊,幫助各位準爸爸們,一同了解孕產過程,提供一歲前的育兒重點知識,祝您掌握育兒訣竅!
▲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封面及目錄 (圖/衛生福利部)
準爸爸實體手冊2/1上路,孕婦產檢時即可領取
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(ACOG)指出,若懷孕期間伴侶能彼此支持,除了能減緩孕期的不舒服覺,且身心較愉悅的孕婦,早產發生率也相對較低。
為協助準爸爸掌握孕產育兒技巧,國民健康署於112年2月1日推出「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」(以下簡稱爸爸手冊)實體手冊。國健署去(111)年8月提出「爸爸手冊」電子檔,在民眾踴躍詢問有無實體手冊的情況下,經過不斷的修改與討論,終於推出紙本的實體手冊,方便準爸爸們隨時攜帶及翻閱。
國建署指出,2月起準媽媽於產檢時,可同時拿到「孕婦健康手冊」及「爸爸手冊」,另外有需要的民眾也可向當地衛生局或產檢院所索取。這本能幫助準爸爸學習從伴侶懷孕、生產到新生命誕生的過程中,所需的知識和技巧,並與伴侶彼此扶持與陪伴,共同度過孕期的身心變化,建立養育下一代的基石。
爸爸手冊的5大亮點,成為伴侶神隊友就靠這本
(圖片來源/衛生福利部)
為針對準爸爸需具備的相關孕產概念及育兒技巧,國民健康署特別從爸爸的視角出發,傾聽並了解爸爸們的處境和需求、諮詢各領域專家們的意見,並參考國際作法及收集多次座談會的意見,耗時近一年的時間,完成「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」,一本專為準爸爸量身打造的全方位實用寶典手冊,其中有5大亮點:
● 爸爸角度專屬手冊:為貼近準爸爸的實際需求,除廣納各方專家學者的專業知識及臨床經驗,特別傾聽焦點團體在伴侶懷孕、生產到寶寶出生,期間可能歷經的種種疑難問題,依據需求提供爸爸們實用的衛教資訊。
● 圖文並茂看圖就懂:手冊以簡潔文字搭配簡易插圖示意,並將重要資訊彙整後,以表格或圖像方式呈現,以增加閱讀的友善性,幫助爸爸實際操作更簡明輕鬆。
● 自我檢視更易上手:透過手冊裡的家事處理表、寶寶安全睡眠環境檢視表、照顧寶寶能力檢視表等的輔助,幫助爸爸自我檢視及提醒,避免忘東忘西,發揮「父職」神隊友的角色。
● 廣錄孕產育兒大小事:全本手冊區分為9大主題,內容網羅伴侶從懷孕、生產到寶寶加入,爸爸所必須知道或提前準備的大小事,不錯失任何寶貝成長的細節。
● 育兒資源不漏接:彙整現行政府提供之相關育兒資源,依不同主題融入QR code設計,讓爸爸不用再多花時間搜尋相關育兒資源。
不同孕期階段 準爸爸的助攻要點
國民健康署也在網上提供,以下孕產4階段準爸爸的助攻要點:
(圖片來源/衛生福利部)
第一孕期(懷孕未滿13週)
正在準備懷孕的女性,如果月經沒來,約5-6週左右就能準備驗孕囉!若是確定懷孕,約在第8-12週就能在產檢院所領到孕婦健康手冊及「爸爸手冊」,準爸爸記得先閱讀,可以利用「陪產檢及陪產假」陪伴準媽咪一起去做定期的產前檢查。懷孕初期要留意流產徵兆,若出現陰道出血、小腹持續悶痛、持續子宮收縮等症狀,請盡速就醫。
第二孕期(懷孕13至29週)
這個階段是胎兒的快速成長期,有孕吐困擾的準媽咪,這個時候也會開始趨緩。準爸爸可以開始陪同準備寶寶用品,多參與分攤家務,避免讓準媽咪太勞累,並規劃生產、坐月子方式、哺乳計畫等,也能參加一些準爸媽課程,並留意伴侶的體重控制,注意飲食的種類與營養是否攝取均衡等問題。
第三孕期(懷孕29週以上)
此階段因為胎兒長大,孕媽咪容易有腰酸背痛、水腫或胸悶不適等情形,準爸爸可以多幫伴侶按摩、關注孕媽咪需求,嚴重不舒服時,請教醫護人員意見。在懷孕37週至42週間,準媽咪隨時都會生產,準爸爸請記得備好待產包,了解產前的徵兆及做好生產的準備,並與職場的同事協調工作,安心陪伴生產。
生產階段
孕媽咪剛開始生產時,準爸爸可以陪在身邊,透過按摩、音樂等方式幫助伴侶舒緩不適。多善用正向話語鼓勵伴侶,幫助她分散疼痛注意力。生產時,準爸爸可以緊握伴侶的手,和她一起用力及放鬆.或者摸摸她的頭、臉,輕聲地鼓勵她。爸爸在寶寶和媽咪肌膚接觸時,可以幫忙抱好寶寶,和伴侶一起感受新生命誕生的喜樂。生產後需要適當休息和睡眠,請仔細留意她的需求,貼心給予照顧及陪伴。
爸爸手冊、媽媽手冊、孕婦衛教手冊電子版領取連結
衛服部國建署也在網站上提供免費電子版供大家下載:
一、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電子版連結
二、孕婦健康手冊電子版連結
三、孕婦衛教手冊電子版連結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