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涵最近老是帶些小東西回家,筆、糖果、橡皮擦、色筆…都有,問他,答案不外乎是同學送他的,老師給他的、撿到的……。直到有一天,媽媽接到老師的電話,說小涵未經同學同意,拿走同學的東西,而且小涵的說詞反反覆覆,一下說是在地上撿到的,一下又說他有問同學才拿。

總之,媽媽現在才知道,小涵拿回家的東西,原來是小涵未經允許就拿走的,那「這不就是偷嗎?」媽媽好擔心,明明都有教小涵,「別人的東西要問過才能拿」,怎麼小涵還會這樣呢?

你的孩子有下面的情況嗎?

1670492300571.jpg

1、常常看了就想拿
2、跟他說不是他的不能拿也講不聽
3、常把不是自己的東西帶回家
4、偷東西又說謊
5、常常沒有經過別人同意就碰
6、阻止他不能拿就發脾氣
7、自己有還是要拿別人的
8、常常很急著要得到他要的
9、不用說的常常都先動手
10、覺得別人的也是他的

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時,不要再只是跟他們說:「偷東西會被警察抓!」。用罵的或用威脅的,並不會幫助孩子成熟!看到就想拿的習慣要從小教,一起來看正確的教法!

為什麼孩子會亂拿別人東西,不告而取?

年紀小的孩子,他們的「物權概念」還在發展中,他們對於玩具是「我的」、「你的」、「大家的」這樣的概念,還搞不清楚。因此會常看到,2、3歲的孩子,只要是他想要的東西,通通都會說是「我的」!而且4歲前的孩子,還不懂得不可以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,這是因為他們還比較自我中心,比較沒有自制力,以及對於物權的概念沒有很清楚,就容易發生不告而取的行為。

那孩子的「物權觀念」,應該怎麼教?

1670492281268.jpg

1、2歲-教二分法 (你的、我的)

1、2歲的孩子,對於「你的」、「我的」之間的界線還不是很清楚,所以很常會看到小小孩,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,就通通都是「我的」!這時爸媽可以多跟他們玩,「這是你的、這是我的」或是「爸爸的、媽媽的」這樣的遊戲,讓孩子對於所有權的概念能更有認知。平時屬於孩子的自己的物品,也能貼上他們的姓名貼,來增加孩子對於物權的認知。

3、4歲-教物品共有、教先問再拿

3、4歲的孩子對於你的&我的已經有區分的能力,但是對於什麼是「大家的」、「公用的」卻還不是很清楚。所以這時可以開始教共有的概念。像是爸媽可以將家裡的玩具,分為孩子私人的,以及爸媽公用的,如果要使用公用的玩具,就需要手足輪流,先問過爸媽才能拿來玩,並且先拿到的先玩。從中培養孩子區分「我的」、「別人的」、「公用的」三種概念。

5、6歲-教東西可以借還、輪流使用

5、6歲的孩子,對於物權的概念就會比較清楚了,這時也是訓練孩子分享的最佳時間點。可以教他們關於借還的觀念,讓孩子了解到這個玩具給出去,是「借」還是「送」?對方會「歸還」還是「占有」?當孩子具備「借還」的理解能力,也能增加他們所有權的認知。

孩子看到就想拿?偷東西?小心四種能力不足

1670492320422.jpg

1、物權概念不足

前面提過,這通常發生在比較小的孩子身上,不過,倘若家裡比較沒有機會引導,或者是,家中沒有特別區分東西屬於誰,孩子能任意拿取家中任何物品,對於物權概念的發展,就會慢些。

可以這樣教 ▶ 「你的、我的」二分訓練

就像前面提到的-不同年齡的物權概念訓練方法,在孩子1-2歲時,能跟他們多玩「這是你的」、「這是我的」或是「爸爸的」、「媽媽的」…這樣的遊戲,讓孩子對於所有權的概念能更有認知。平時屬於孩子的自己的物品,也能貼上他們的姓名貼,來增加孩子對於物權的認知。

2、延宕滿足能力差

看到就想要,儘管知道不對,但拿的當下就是無法先想到「要先問」、「要先獲得同意」、「直接拿走是不對的行為」,這樣的表現,也可以說是自制力不足、較衝動的表現。

221208-立即滿足VS延遲滿足-06.png

如果孩子具有延遲滿足的能力,他們能自律,能堅持目標,通常也會擁有較好的EQ,不論未來在課業成績、抗壓性、社交力,都會有較好的表現。

可以這樣教 ▶ 練耐心的桌遊、獎勵等待

要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,可以透過一些訓練耐心的桌遊,讓孩子學習「等一下」,像是骰子國王傑克與魔豆扭蛋積木,這種需要共同完成一個目標,不是比速度的桌遊。透過非3C的遊戲,讓孩子慢慢建立耐心。

另外我們也要知道,等待不是天生就會,因此當他們成功做到延遲滿足時,也要記得獎勵他們等待的行為,給他們蓋印章、集貼紙都可以。以此達成正向循環,孩子下次也會更有動力抵抗住誘惑。

3、抑制能力不足

孩子很急很衝動,大腦剎車系統不成熟,也會導致他們無法克制自己先等一下,未經同意就先將東西拿走。人的大腦有直覺式思考與邏輯式思考,有些孩子個性太衝動,一想到就馬上去做,這是因為他們的前額葉發展並未完全成熟,所以自制力無法像大人一樣好。

可以這樣教 ▶ 練觀察力的桌遊、大腦抑制遊戲

太急太衝動的孩子,他的活動要開始增加「思考及觀察類」,例如「看一看這張圖缺了甚麼?」、「你能找出會飛的動物嗎?」,可以用需要觀察、停下來想一想的遊戲,去刺激大腦前額葉剎車系統發展。這樣孩子下次再面臨同樣情境時,他們才比較不會讓內在衝動跑在理智線前,才不會去做那些,明明知道不該做的事情。

訓練觀察力的桌遊,像是眼明手更快彩色動物接龍小偵探莉莉,都是能幫助孩子從有趣的觀察力遊戲中,鍛鍊大腦的抑制能力。

4、問題解決能力不足

當孩子問題解決能力不足時,他們面對想要的東西,不曉得可以怎麼做來得到?最後他們就會採取最簡單的方式-直接拿走。如果我們只有告訴孩子,偷東西會被警察抓走,這只是治標不治本,關鍵是要讓孩子學會思考,自己想出更多的解決辦法。

可以這樣教 ▶ 引導思考、討論、物慾教育

當亂拿東西的行為發生後,爸媽可以做機會教育,引導孩子做自我認知分析,像是可以透過5個問題思考:

1.偷東西的好處是什麼?
2.偷東西的壞處是什麼?
3.偷完之後會討厭自己嗎?
4.下次該怎麼做才能阻止自己去拿?
5.下次想要時可以怎麼做?

另外如果孩子要的東西,並非生活中必須的物品,或是比較昂貴,無法當下立刻取得。也能藉此做物慾的教育,讓孩子想想,這個東西是需要還是想要?可以用什麼替代的方案滿足慾望?東西要昂貴時,可以和媽媽建立約定,達到什麼標準時可以購買,也能藉此鍛鍊孩子「延遲慾望」與「忍耐」的能力。

幫助孩子成熟,才能從根本解決行為問題

根據近期的一些文獻也有提到,當孩子出現偷東西的行為時,我們要教他們「感恩」,因為會感恩的孩子,他們會更珍惜擁有的,物欲會比較低,比較不會看到任何東西都想要。可以透過寫感恩日記,每天感恩三件事的方式,會發現孩子的行為漸漸會改善。

再結合這篇為大家整理的四個能力,根據孩子的年齡,運用適合的桌遊教具,協助孩子建立物權概念,學會延遲滿足,訓練大腦抑制能力及自身的問題解決力,讓孩子從小就能養成,未來長大必備的社交力!

延伸閱讀:

孩子未經允許,亂拿別人東西回家,該怎麼辦?

小孩衝動控制不佳,現在不教長大問題多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偷東西 拿東西 品格教育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