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怕輸耐挫力差,用5個方法調整!
【提早培養孩子"自己想辦法"的能力!】
有一次,我看到幼稚園裡有個孩子找不到室內鞋,哭著跟老師求救。我原先以為,老師會跟這個正在哭的孩子說,好!先不哭,老師幫你找。結果,老師蹲下來跟這個孩子說:你得自己先想想看,你剛剛都去了哪?我等你不哭,才能陪你一起去找找!小小的動作,點出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不同,要是爸媽,我們可能都會幫孩子做好,可是老師們卻總是找出孩子還有哪一步,可以繼續往下做,再進一步決定要不要幫忙。
2015年的PISA(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),將加考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,孩子長大之後,要能團隊合作,要有問題解決能力,可能決定於大人們從小怎麼教他們。
現代人孩子生得少,大人不僅疼愛有加,甚至處處遷就,完全以孩子為中心。不過,孩子上了幼稚園之後,必須與同儕在對等的基礎上相處、競爭,非但別人不會讓他,更不保證他永遠都能獲勝。因此,有些孩子處處想搶先,遇到挫敗或可能失敗時,就開始亂發脾氣、哭鬧耍賴,這種情形在獨生子女身上尤其常見。
沒有人喜歡失敗,但要如何協助孩子了解「勝敗乃兵家常事」,從中轉換為正向的進步動力,是父母必須培養、落實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工作。畢竟,家庭生活也是團體生活的一種,若從小建立尊重、輪流、分享、禮讓、輸贏不代表一切等觀念,孩子進入不同的團體生活時,自然會尊重、禮讓他人,也能以平常心看待輸贏。
以下幾點做法提供給父母參考:
一、陪孩子閱讀相關主題的繪本。透過故事主角的經驗,讓孩子了解輸贏是很平常的事,沒有人會永遠勝利,失敗了也不是世界末日。
二、經驗分享。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,以及再次努力的過程與方法,讓孩子學習如何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。
三、不要指責、嘲笑。孩子遇到挫折時,避免指責、嘲笑,否則可以讓孩子的得失心變得更重,自信心也會到打擊。南海實驗幼兒園資深老師王珊斐表示,孩子有求勝的心其實不是壞事,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,而是要給予鼓勵,讓他知道失敗沒關係,勇敢的找出原因並改善,再接再厲。
四、陪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遊戲。例如五子棋、跳棋、大富翁、接龍等,是很不錯的方式。在過程中,孩子必須遵守遊戲規則,學習到輪流的概念。 且遊戲本來就有輸贏,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習慣,久而久之就能以平常心看待。
五、主動讚美、肯定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。告訴他「雖敗猶榮」,讓他漸進的了解過程比結果來得更重要。
延伸閱讀
【爸媽加油站!】我的孩子輸不起,凡事都要爭第一
啟動「我可以」的引擎
嚴選教具:
留言問王宏哲兒童發展及教養問題=>天才領袖育兒智囊團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