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歲的孩子該不該上學?!
\
很多家長問我這個問題,「兩歲」好像是個關鍵,因為爸媽的育嬰假就是兩年。不過更多的家長卻是認為兩歲起,孩子該學的東西更多了,長輩、保母可能無法給孩子該有的刺激,所以要送去學校給老師教,但很好玩唷!問問專業的幼教老師,他們會告訴你其實有信任的人帶的話,別急著趕孩子上學啦!
我相當認同老師的話,不論是站在發展的觀點或是健康的觀點,兩歲孩子去上學,生理和心理所受到的壓力都大,容易感染,也需要較長時間適應,老師的教學品質一定也會受到影響。
重點是,親愛的爸爸媽媽,你認為兩歲孩子該學的事,是一對多的情況下才能學會嗎?還是一對一、一對二的情況下才能學得更好呢?我們來看看兩歲以上的孩子該學甚麼吧!
一、培養運動能力,發洩孩子暴增的活動量:
公園的遊樂設施幾乎都沒問題了,環境中的障礙(例如樓梯、月台縫隙)都能在少許協助下處理。
大肢體動作能力發展 |
可以和孩子這麼玩 |
●扶持時能一步一階上下樓梯(2.5歲前) ●不扶時至少能兩步一階上下樓(3歲前) ●單手或雙手舉高過頭丟擲物品至目標物 ●用腳停住滾動的球 ●爬上溜滑梯 ●雙腳同時離地向上、向前、向下跳,甚至跳過小門檻。 |
●多和寶貝玩球類活動,可利用海灘球、小皮球和小網球等,設定投擲或踢球的目標,讓孩子學習如何控制力道及方向。另外也可以用衣物丟擲至洗衣籃或紙團投擲至垃圾桶來代替唷! ●鼓勵寶貝嘗試各種不同的攀爬設施 ●安全下監督下放手讓孩子上下樓梯! ●帶著孩子雙腳跳,例如跳格子、兔子跳跳或由小台階跳下,提醒孩子要有”蹦”的聲音唷!(雙腳同時跳) |
*小叮嚀
很多大肌肉的活動,也是良好的社交遊戲,例如:踢球或丟球。寶貝若能掌握這些技能,在群體中也比較能和同儕建立玩伴之友誼。幫寶貝設計丟擲或踢球目標時,應盡量具體,如某個空罐子或樹木,這樣才能建立孩子對方向及力度的控制。重複練習、增加難度是培養孩子運動協調能力的關鍵。
二、吃喝拉撒睡自己來,培養未來書寫閱讀能力:
兩歲是個開始要獨立的年紀,白天如廁不再使用尿布,放手讓孩子幫忙簡單家事和處理自己的生活瑣事,更重要的是從遊戲中建立手部肌力肌耐力,以及空間概念。
延伸閱讀
第一套!2歲後,就可以開始玩的心智桌遊(訓練分享、等待、觀察)=>點我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