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有自信的孩子通常是教出來的,有五句話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,你常說嗎?
第一句、錯了也沒關係
很多沒有自信的孩子,就是害怕犯錯的孩子,他們會擔心做錯,於是就不敢前進。我們要告訴孩子「錯了也沒有關係!」、「沒有人天生就會!」,當孩子知道錯誤是學習的一種必經過程,他反而會更勇於嘗試。
一個有自信的孩子通常是教出來的,有五句話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,你常說嗎?
很多沒有自信的孩子,就是害怕犯錯的孩子,他們會擔心做錯,於是就不敢前進。我們要告訴孩子「錯了也沒有關係!」、「沒有人天生就會!」,當孩子知道錯誤是學習的一種必經過程,他反而會更勇於嘗試。
暑假孩子成天吵著要玩手機,對其他事情都沒有興趣,該做的事都不做,爸媽不給玩孩子就生氣,不想再因限制孩子手機的使用而有親子衝突,到底該怎麼辦?該如何幫孩子訂數位家規,讓孩子可以遵守?如果再不好好規範的話,開學後可能會一堆問題出現,嚴重的話甚至會破壞孩子的學習動機。
1、禁止他玩手機就會很生氣
2、只想玩手機,其他都沒興趣
3、約定好時間了都關不掉
4、一無聊就會找手機在哪裡
5、連吃飯也要玩手機
6、一直都有玩不夠的感覺
7、暑假該做的事進度都很慢
8、拖拖拉拉,不會規劃自己的時間
9、請他去做個事,變得很沒動力
10、一碰手機就好像什麼都聽不到
小孩睡前爸媽千萬不要對小孩做這三件事情,會對小孩一生大腦產生負面影響!
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去睡覺,不斷地提醒他現在都幾點了,這樣駡及催促不但不能讓孩子趕快睡著,反而會對大腦產生壓力,最後焦慮跟緊張的情緒反而影響深層睡眠,讓孩子入睡不易、做惡夢。睡前應該要有固定的儀式,例如親子共讀、短時間閱讀、或聽聽音樂等方式,讓孩子的放鬆,比較容易入睡。
台北某私立幼兒園發生一起可怖的幼童性侵案,該案嫌犯為幼兒園院長的兒子,2022年被爆出性侵醜聞,卻因證據不足不予起訴,而媒體又礙於《兒少法》無法揭露相關資訊。至今受害兒童增加到20人,甚至被搜查出600部犯罪影片,令社會大眾譁然。
最令家長無法接受的,是這名老師在司法調查期間居然沒有被停職,幼兒園甚至改名持續招生,導致更多小朋友受害。
暑假來了,爸爸媽媽有規劃好要帶小朋友有去哪裡玩嗎?
天才領袖這邊整理了北中南親子休閒動物樂園 60+,可以帶孩子去踏踏青接觸大自然、餵餵小動物,爸爸媽媽們快帶著孩子出發吧!
每次要叫孩子做什麼,都只等到他說:「等一下!」給他時間,最後還是不聽,最後搞得大家都不開心。其實讓孩子拖拉慢的兇手就是缺乏「時間概念」,他們對於抽象的時間概念非常薄弱,所以當大人說「都幾點了?快一點」,他們根本無感!
教孩子「時間規劃」是培養他們未來獨立生活和有效管理時間的重要基礎。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,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引導他們。
2024年暑假開始了!爸爸媽媽為這兩個月的行程想破頭,天才領袖這邊整理出適合給小朋友的閱讀書單,在暑假也可以培養閱讀書本習慣;兒童派對遊戲玩法易懂,可以親子共玩、放孩子跟兄弟姊妹朋友一起玩都可以喔!這個暑假就來天才領袖挑些好物玩具帶回家,一起消消暑吧!
★新手父母就必備的好書 ★帶孩子認識各種情緒
孩子犯錯了以後,父母必知的「停看聽想教養法」,這個比說對不起還要更重要喔!
這步驟就是中止孩子的活動,譬如說他去溜滑梯的時候,不小心推了人,他可能還繼續在溜滑梯,這個時候可以中止他,不要只教他說對不起,他講完對不起馬上又落跑,然後再去做那個溜滑梯的那個動作。
看到年幼的孩子,用頭撞牆、地板,或用手打自己的頭,爸媽不免會驚慌且擔心「孩子會不會有什麼問題?」「這是自殘嗎?需要去看醫生嗎?」
孩子若做出自我傷害的行為,那就叫做自殘,不少較重度的自閉兒會有這樣的行為。但大多數的小小孩,都是有明顯的前因,例如被說「不可以」後,就撞頭、打頭,這不是自殘,是因為他們還沒辦法好好的溝通和表達情緒,而產生的宣洩行為罷了。
家裡有青春期孩子,是否常常「叛逆、不聽、管不動」,這群孩子到底該怎麼溝通?其實青春期的孩子,有10件事父母千萬不能做:
1、不要孩子講一句,大人就回嘴一句
當孩子有情緒時,不要用「你一言我一句」的溝通方式,只會把他們激的更會頂嘴而已,建議適當的暫停對話,等待雙方情緒和緩時再回來溝通,孩子會比較理解大人想表達的事。
很多家長跟我說:「老師,我家的孩子超級沒有責任的,明明是他自己該做的事情,但每一天都等著人家去幫他做,我們也想訓練他、不提醒他,可是後來他還真的就不做他自己該做的事,這麼沒有責任感,到底是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凶呢?」
其實就算你很凶,也不一定能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,因為要教出一個孩子責任感,有3個關鍵:
大家對於「視知覺」一詞可能很陌生,但它卻跟孩子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如果孩子的視知覺發展不好,容易找不到東西,球類活動的表現也會較差,跳繩總是無法連續,閱讀時會漏字跳行,在文字符號書寫等學習上會產生困難。
四歲開始,視知覺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會越來越重要,而也會深深地影響未來課業的學習。視知覺能力大概分為以下7種:
有能力從複雜的背景中找出特定物件,例如從玩具箱中找到玩具。
「到底要我說幾遍」這句話應該許多父母都對孩子說過吧,常常一件事都要大人提醒好多次,說到大人都快動怒,但沒有家長天生愛生氣,都是跟孩子好好講,他們都不聽!要人家兇才會聽,然後才在說爸媽好兇,這其實是很多孩子缺乏自省能力,這種現象從小小孩到大小孩都有,讓我們來看看吧~
1、好好說都不會聽,要大人生氣才聽
2、只會怕(聽)比較兇的人
3、常常沒在聽、沒在記該做的事
4、自己先不對,還怪媽媽很兇
5、一直再犯同樣的錯
6、提醒他不要做,但他偏要做
7、做錯了,總是怪別人害他
8、挑戰大人底線、故意行為多
9、 不想被人管,但又不能自己管好自己
10、怎麼駡都不怕,依然故我
最近一個孩子來評估,媽媽反應,字寫不好,連圖也畫不好。我一問之下,才發現,原來在幼兒時期,是個用左手學習的孩子,但老人家覺得這樣不行,一直灌輸孩子「左手是壞手」,要用右手拿東西拿湯匙才行,也提醒爸媽一定要把孩子改成右手操作,不然未來老師沒辦法教他。這孩子從中班開始被改右手,嚴重不協調,畫畫都無法畫好,到了大班,畫線的作業也不太行,直到小一,出現了寫字困難。
我問孩子:「你用右手寫字的時候,有沒有什麼困難?」孩子很委屈的説:「我好爛!我都不會~」天啊!孩子,不是你好爛,而是大人不該改你天生的慣用手,讓你連自信心都沒了~
這幾天爸媽陸續拿到孩子的期中考卷,看到試卷,爸媽最想知道的是孩子究竟錯在哪裡,是有觀念不懂嗎?偏偏孩子錯最多的不是「不會」,而是「粗心」,明明會,但還是錯,爸媽好困擾,雖說成績不重要,但才低年紀考試就這樣,不免擔心以後該怎麼辦呢?
在解決「粗心」問題前,必須先了解孩子粗心的類型,小孩考試粗心可分為六大派:
教出孩子有好的品格,成為更好的自己,是父母在教養中很重要的事!快來看看「現代父母一定要教孩子的10件事」~
1、「對爸媽大吼大叫」一定要教:
對父母的界線與禮貌要從小教,當孩子懂得尊重父母,他才會懂得尊重別人。
最近一對父母跟我說他們不知道怎麼跟孩子溝通,不管是好好講或很兇講都不聽,我調整了一下他們跟孩子的說話方式,結果今天父母跑來跟我說:「老師謝謝你,我覺得孩子這陣子進步很多,好像變了一個人。」
只有當父母的才懂「孩子有進步」是一件多感動的事,我跟他們說:「其實孩子的進步,都是來自於你們也在進步,不用謝謝我,是爸爸媽媽你們的努力!」
天才領袖教育中心擴大徵才,歡迎喜歡小兒領域的專業老師加入~
1.薪資:70000元~80000元(底薪+獎金)/培訓期保底4萬以上
2.週休二日,三節獎金、生日禮金、年終獎金
3.由20年資深治療師進行新人培訓,結業會有受訓證書,累積專業資歷
4.專業團隊有定期讀書會、期刊報告、個案討論
5.本公司交通便利、地點繁榮,在捷運站出口
6.老師有自己的獨立教室上課,教具、設備完善新穎
7.由王宏哲老師親自授課,教授新進教師大腦與心智行為相關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