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0〜5歲寶寶教養重點

 

 

出處:Baby Life9月刊   作者:王宏哲/黃登漢/柯良宜/林惠雅/育兒生活共同編制

 
    

 

12歲寳寳

 

語言的出現

1歲後,寶寶開始出現語言,可以透過語言來表達需求,已經有別於1歲前只能用哭叫的方

式與人溝通,當能夠成功溝通時(如:受到鼓勵、得到回饋),寶寶會有很大的成就感,

也就大大提高了他的內在成就動機。

 

1歲寶寶的語言,會從簡單的單字開始(爸、媽、車、狗),1歲半前通常會進步到疊字

(爸爸、媽媽、車車、狗狗),接近2歲時可能開始出現簡單的句子(爸爸媽媽抱抱),

寶寶的語言之所以會越拉越長,是因為他的需求越來越多,必須透過較長的句子才能達到

成功溝通的目的。

 
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,語言發展較慢可能影響孩子的成就動機,2歲前還沒有出現簡單

疊字的孩子,他的情緒發展通常比較差,因為沒有工具和別人溝通,只能用原始的哭泣、

憤怒來表達,所以他的情緒表達、挫折容忍度就比較會有問題,因此,好好引導孩子把語言

學好是很重要的,此時的教養重點是大量陪孩子講話、閱讀,且孩子只要發出聲音或語言就

立即給予回饋。

 

從站立到奔跑

寶寶由爬行到獨立站立對他最大的意義,就是讓他的視野變得更寬廣,這對寶寶來說是一種

很驚奇、意外的收穫,讓他發現「原來世界這麼大」,也因此,能夠站立的寶寶通常不願意

再低下來爬行。另外一個重要意義,是讓寶寶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,寶寶會發現用2隻腳走路

好像比4隻腳更快耶!於是樂於不斷練習,帶來更多的成就感。

 

學會獨立站立後,寶寶漸漸可以開始走12步路,約13個月前可以完全放手自己行走,此

時寶寶走路的姿態很可愛,就像保持平衡般將雙手高舉,搖搖晃晃的走路。13個月〜16

個月,寶寶行走時雙手可以放下,不需要舉高,走得也更穩了,不會經常跌倒。16個月〜

110個月的寶寶開始能夠快走,而且好像快要跑起來了呢!110個月〜2歲的寶寶,可能開

始出現小跑步,甚至會用衝的,一開始寶寶一樣是雙手高舉的「小飛機跑」,之後再轉變成正

常跑步。

 

 

開始探索周圍世界

從站立到奔跑,讓視眼變遠、移動更快,這些動作發展背後的心智意義,是因為寶寶想快一

點拿到他需要的東西,或到他需要的人身邊。因此可想而知,行動力漸強的寶寶也會變得更

加好奇、好動且精力充沛,此時他們最大的挑戰和「重要任務」就是探索周圍的世界。可是

他們對於外在環境的事物特性與規則卻很陌生,不知道杯子掉到地上會打碎、遙控器丟進水

裡會壞掉,所以家長常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很討厭,不斷地闖禍。

 

 

校長爸爸黃登漢表示,其實這些探索行為都是孩子的學習過程,父母除了耐心引導,讓他知

什麼不能做,以及不能做的原因以外,還要注意家中的環境是否安全,危險的物品儘量收

起來或進行處理(如:電風扇加上安全網),以免寶寶因好奇心而受傷。

 

這時的寶寶沒有控制行為和情緒的能力,想要的東西就要馬上得到,建議爸比媽咪採用一面

慰,一面以其他替代物轉移注意力的方式,讓寶寶停止哭鬧。由於寶寶的詞彙理解能力還

不夠,父母可以用示範動作+表情的方式來表達事物的危險性,讓孩子懂得害怕(如:假裝

碰到火,然後說「好燙!」,輔以誇張的疼痛表情)。

 

生活自理&專注力
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認為,其實1歲寶寶就可以慢慢開始訓練生活自理的能力了,以吃飯為

例,可以試著讓寶寶以安全餐具自己用餐,如果家長因為無法接受孩子吃得亂七八糟,遲

遲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練習,孩子日後的生活自理與獨立能力就會比別人差,甚至還會影

專注力。

 

因為在孩子自己拿湯匙時,孩子可以同時訓練「視覺專注力」(我最喜歡的菜菜在哪裡?)

「肢體專注力」(等不及了!第一口就要挖到!),以及「手眼協調專注力」(喔喔!

放進嘴巴裡,不是鼻子裡〜),而不像被動餵食時,只需要「把嘴打開」的專注力而已。

「主動」,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,也會讓孩子覺得整個過程更加有趣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