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處:Baby Life9月刊 作者:王宏哲/黃登漢/柯良宜/林惠雅/育兒生活共同編制
2〜3歲寳寳
最難搞的年紀
2歲以上的寶寶被稱為「Trouble two」、「貓狗都不理」的年紀,可說是0〜5歲中
最難搞的年齡層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,因為這時孩子的內在
需求變多了,語言卻還不夠成熟,不太能夠表達出心裡想要的東西,所以仍會使用
「哭」、「番」、「盧」…等原始方式表達需要。
再加上2歲以後孩子的活動量更大了,家裡提供的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他,舉例來說,
這時他非常喜歡跑、跳、攀爬,環境所提供的刺激卻無法配合,這有違他的發展,
想必他心裡的OS一定是:「我已經變得這麼厲害了,卻沒有地方玩,待在這麼小
的地方,只有媽媽一個人在!她又不知道我要什麼,也不帶我出去,所以倒楣鬼
就是媽媽,我要把氣都出在媽媽身上!」
多帶孩子出門走走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父母,多帶2〜3歲的孩子出門認識世界,並消耗身體的
活動量,好讓他充分練習這個階段動作上的發展,要是少了這些環境刺激,孩子
很可能產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,如怕高(不敢盪鞦韆或溜滑梯)、怕陌生人、
怕抱、怕碰、怕眼神接觸…等,也有可能變得易常過動,在家裡爬上爬下、撞到
東西也不怕痛,在詢問父母的教養方式後發現,這類孩子每週的身體活動可能只
有1次,平時就像小寶寶一樣照3餐餵飯而已,自己在家玩自己的,連玩都被禁止
時就只能看電視。
此外,建議父母也讓這階段的孩子盡量有和同儕互動的機會,一次親友聚會、拜
訪別人或邀請別人來家裡的經驗都可以,這時寶寶開始需要知道「團體」這件事
,了解除了自己以外,還有別人,並且要開始練習分享、輪流等人際技巧。
其實,2歲孩子是好奇的寶寶,他們樂於學習也喜歡嘗試新的事物,最喜歡今天
去的地方和昨天不同,喜歡無法預期這次爸比媽咪要帶他去哪裡玩的感覺,但是
當他的需求無法滿足時,就會變成最難搞的寶寶。
不要嘲笑學語寶寶
剛滿2歲的寶寶,語言還沒發展得很好,但在快接近3歲時,說話的能力就明顯
地提升,可以用簡單的句子和別人溝通。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提醒父母,當寶
寶對你說話時,請務必有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,不要插話,也不要直接幫孩
子講完他想表達的意思,否則會阻止了孩子開口說話的經驗和動機。
更重要的是,父母不要不經意地嘲笑孩子的語言,否則會讓孩子有很大的挫折感
,降低其開口說話的意願,尤其對語言發展較慢的小男孩更不能如此。2歲半時,
很多孩子可能進入「幼兒口吃期」,這是由於心裡有很多話想說,口腔動作卻來
不及反應所導致,這時千萬要自然地面對,不要模仿他或嘲笑他,否則孩子感受
到壓力,可能加劇或延長口吃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