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孩子黏人愛討抱,親餵母奶沒有錯!】分離焦慮10大方法
我們家弟弟現在是大家口中的「媽寶」,超級黏我太太,連我媽都笑我說
”你這個爸爸,又是兒童發展專家,怎麼一點用也沒有,不趕快把他「刁一下」”,
也會一直勸我太太,別再餵母奶了啦!一定是餵母奶才這樣,還親餵咧!
弄得我和我太太真是有口說不出。
我每次保母訓練的演講以及官網的「育兒智囊團」專區也經常有人問這樣的問題,
孩子這麼黏是不是餵母奶的錯?
送去給托嬰中心或保母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嗎?
就是一直抱孩子才這麼黏?
我想我該來好好澄清這個問題了。
寶寶約在六、七個月大開始會認生,也逐漸與主要照顧者建立「依附關係」,
也就是把媽媽當做「安全堡壘」,以媽媽為中心而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,
當感受到威脅害怕或受挫就會退回到媽媽身邊;
當媽媽離開時就會焦慮哀傷(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),
但當媽媽回來時則會露出欣喜,並尋求與媽媽身體上的接觸。
這樣的「依附關係」一歲時會達到高峰,一直到一歲半。
研究顯示依附關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社交及情緒發展,
因此擁有「安全型依附關係」的寶寶長大後通常會比較開心、合作、容易相信別人,
且於不同階段均表現出優越的社交能力唷!
那麼該如何讓寶寶建立安全型的依附關係,或者是說寶寶有分離焦慮,
媽媽及家人可以怎麼做呢?天才領袖提供您下列幾個小撇步!
一、親餵的媽媽請繼續,絕對不是母奶的錯!
這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接觸副食品了,
母乳對孩子而言主要的功能由營養漸漸轉成安撫,
既然希望安全依附,就更不能突然斷奶,讓孩子倍感焦慮,只會讓孩子情緒更糟唷!
二、孩子討抱就多抱抱孩子吧!
「依附關係」是需要寶寶與媽媽有很好的主動互動過程的,
孩子感到焦慮受挫或不舒服,自然就會想要依附媽媽,
幾次後若孩子發現媽媽總是可以有很好的回應,有了安全感,
自然更有信心自己去面對這樣的威脅(例如環境中有不熟悉人的也就能離開媽媽去探索),
而討抱的情況就會逐漸減少的唷!
三、減少對孩子的負面語言!
你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是聽得懂的嗎?媽媽對孩子的負面語言只會令孩子更感焦慮,
賴在媽媽身上的時間更久,旁人的負面語言也會令孩子更不願離開媽媽去探索環境,
因為他認為環境中充滿威脅,也更不喜歡這個人(就像我小兒子比較不愛找我媽一樣),
這樣只會讓本來就快抓狂的媽咪更加辛苦唷!
四、到陌生環境或要離開前先多陪伴吧!
媽媽就像是安全的堡壘,所以到了較不熟悉的環境,請媽媽都先陪伴著孩子,
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後自己離開媽媽去向外探索環境,
如此有安全依附的寶寶只要留意到媽媽還在附近,
他就能慢慢擴大自己的活動範圍甚至與人親近,
這樣就算媽媽有家事要做,在看得到媽媽的情況下,寶寶也能自己先玩一會兒的。
五、「躲貓貓」是減緩分離焦慮的好幫手!
這是一個讓寶寶知道媽媽不見了是會再出現的小遊戲,
好玩又有意義,媽咪也可是試著逐漸拉長多起來的時間唷!
六、「預告」可以減緩寶寶焦慮的程度喔!
對孩子而言陌生的環境、人事物都是威脅,需要去認識了解適應,
因此如果媽咪能在事先就告訴孩子,甚至利用照片讓孩子先稍為熟悉,
到時候孩子在那樣的環境時會適應的更快唷!
平時也可以利用繪本讓孩子認識不同的世界,了解環境中的變化,也是有幫助的呢。
七、記得要跟孩子說再見!
媽媽要離開孩子外出時,一定要跟孩子說再見!
許多長輩都會說不要跟孩子說再見,偷偷走就不會哭了,其實這都只是暫時的,
等到孩子發現了,只會更焦慮,哭得更慘,
對媽媽產生不信任,這樣的安全依附關係就會破壞,或甚至黏得更緊,
所以一定要告知寶寶,媽媽甚麼時候就會回來,並且清楚的說掰掰。
八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!
帶孩子外出曬曬太陽,除了能刺激正向情緒的發展,也能讓孩子多觀察這個世界,
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寶寶就會更加快適應不同的人事物,有助於孩子的適應力唷!
九、由寶寶決定要不要給其他人抱!
媽咪如果希望寶寶快點和家人親友熟悉,
媽咪可以陪伴著寶寶或甚至抱著寶寶與家人親友遊戲,
等到寶寶漸漸玩開了,寶寶自然就會慢慢離開媽咪找人玩,也比較願意讓人抱,
很多時後一下子就強行將寶寶抱走,或者是媽媽硬是將寶寶推給別人,
只是讓寶寶更焦慮,造成反效果唷!
十、「觸覺刷」是寶寶情緒調節的好幫手唷!
觸覺刷能有效的穩定寶寶情緒,減緩寶寶焦慮的程度,
因此如果寶寶分離焦慮情形較嚴重,平時也很容易哭鬧,就一定要試試觸覺刷唷!
熱門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