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孩子容易分心,會影響他的學習表現,久了也會擊垮孩子的自信心,覺得自己很努力了,但是都沒有用。其實教導容易分心的孩子學習,需要一些小撇步的,一起來看看:

1. 指令步驟化 簡易學習法

容易分心的孩子通常也不容易掌握重點,大人說的越多,他分心的越快,因此溝通時,盡量精簡、簡短,而且條列式、步驟化。

2. 反映式傾聽法

教孩子聽完話之後要主動重述一次,例如「媽媽,你剛剛是說……」,這樣不僅能確認孩子有聽到、有聽對,還能幫助孩子記下來。此外大人也要養成習慣,不要老是問「聽到了沒?」這會讓孩子感到不悅,容易直接回答「嗯」、「好」或「聽到了」,但其實,當孩子這樣說時,往往都是沒有聽進去的。

3.計時器 工作分段法

容易分心的孩子,絕對不要告訴他「作業通通完成才能休息」,因為他們的大腦最怕被填鴨、被塞滿,要他一次做完只會事倍功半,然後大人覺得孩子寫作業需要很長時間,就更剝奪掉他的娛樂時間或休息時間,形成了惡性循環,因此,一開始可以帶著孩子,將孩子今天該做的事列出來,討論執行的時間,設計時器並分段完成,功課與休憩時間穿插。設計時器的好處是,萬一孩子分心了,計時器也會在一小段時間後響起,能提醒孩子要回來專心。

4. 自我覺察分析法

對於小學以後的孩子,必須要能知道自己容易分心,覺察自己目前的狀態,發現分心要能趕快收心回來。其實有時候愛做白日夢不是壞事,這樣的孩子比較有創意,這可以讓孩子知道,他有他的優點,只是不能因為分心,而無法完成該做的事。可以常跟孩子練習這幾個問題:

甲、我現在正在做什麼?
乙、這時候本來應該做什麼?
丙、我現在做的是對的嗎?
丁、接下來我應該要做什麼?

可以引導孩子每次計時器響起時,都做一次這樣的練習,作為省察。

5. 大腦休息 暫停法

這類孩子大腦需要的是「少量多餐」型的工作,要給大腦休憩的時間,休憩時可以給些堅果、麥片或牛奶等,幫助大腦恢復工作活力,並且要有充足的睡眠,因此千萬不要因為作業寫不完就10、11點才睡,也不要晚上8點後才開始寫作業,這時候大腦都已經快關機了,效率一定更差。

6. 分散注意 紓壓法

記得指尖陀螺嗎?它曾經流行一時,號稱幫助提升專注力,儘管很多教學現場的老師不這麼認為,這邊也不是要宣稱指尖陀螺有效,而是它的概念未必不對,大人在思考時,有些人會轉筆、有些人會重複按壓筆,有些人會需要來回踱步,這都是藉由重複的動作,來緩解煩燥、焦慮或壓力。因此,在建立好使用原則下,可以讓孩子書包內放紓壓小物,例如可以捏的娃娃或球、陀螺或魔術方塊等,讓孩子緩解煩燥,重建專注力。

7. 動手操作 手眼並用法

容易分心的孩子,建議透過多感官方式來學習,如果教師的課程可以多一些實作,相信孩子的學習表現會更好,當然,當老師沒有這樣的時間與環境改變課程時,就建議家長能提供這方面的活動,例如在學校教分數時,可以讓孩子直接動手切pizza、切蛋糕,讓孩子更清楚分數概念,也有助於孩子在學校時的聽講。

8. 桌上遊戲 心流法

很多球類運動都有助於提升專注力,而且不少球類都需要跑,跑步這類的有氧活動被證實是能有效提升專注力的,每天至少要有3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。建議也要有休閒娛樂的時間,不少桌遊,既有趣又能鍛鍊孩子的注意力,重點是如果能成為孩子的興趣,例如棋類,那就更棒了。

9.多感官 視覺提示法

教孩子把該做的事寫下來或畫下來,放在顯眼的位置,能隨時提醒孩子,回來專心,也能幫助孩子知道,自己還有哪些未完成的事。易分心的孩子,他日常生活瑣事的組織能力與計劃能力,通常也不足,因此當老師反映孩子頓提時,建議不要只是責罵,而是了解孩子遇到的困難是什麼,提供解決方法給孩子,或共同討論出孩子做得到的方法,孩子發現自己坐得到,減少被老師責罵的次數,自信心也會提升,未來的表現也會更好。

 

此外,跟容易分心的孩子溝通時,一定要確認孩子眼睛有看再說,教室的座位也盡量離老師近一些,學習環境要減少干擾源,此外,最重要的就是大家的包容了,他們會需要多一些時間來完成事情,沒有辦法被催促,因此在到一個新的學習環境時,都建議家長先帶著孩子建立SOP,這能讓孩子適應得更好。

 

延伸閱讀:

不分心訓練教材,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!

不同行為問題小孩,要做對運動來改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