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天才領袖教育中心/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

很多家長問我這個問題,「兩歲」好像是個關鍵,因為爸媽的育嬰假就是兩年。不過更多的家長卻是認為兩歲起,孩子該學的東西更多了,長輩、保母可能無法給孩子該有的刺激,所以要送去學校給老師教,但很好玩唷!問問專業的幼教老師,他們會告訴你其實有信任的人帶的話,別急著趕孩子上學啦!

我相當認同老師的話,不論是站在發展的觀點或是健康的觀點,兩歲孩子去上學,生理和心理所受到的壓力都大,容易感染,也需要較長時間適應,老師的教學品質一定也會受到影響。重點是,親愛的爸爸媽媽,你認為兩歲孩子該學的事,是一對多的情況下才能學會嗎?還是一對一、一對二的情況下才能學得更好呢?我們來看看兩歲以上的孩子該學甚麼吧!

一、培養運動能力,發洩孩子暴增的活動量:
公園的遊樂設施幾乎都沒問題了,環境中的障礙(例如樓梯、月台縫隙)都能在少許協助下處理。

大肢體動作能力發展
●扶持時能一步一階上下樓梯(2.5歲前)
●不扶時至少能兩步一階上下樓(3歲前)
●單手或雙手舉高過頭丟擲物品至目標物
●用腳停住滾動的球
●爬上溜滑梯
●雙腳同時離地向上、向前、向下跳,甚至跳過小門檻。

可以和孩子這麼玩
●多和寶貝玩球類活動,可利用海灘球、小皮球和小網球等,設定投擲或踢球的目標,讓孩子學習如何控制力道及方向。另外也可以用衣物丟擲至洗衣籃或紙團投擲至垃圾桶來代替唷!
●鼓勵寶貝嘗試各種不同的攀爬設施
●安全下監督下放手讓孩子上下樓梯!
●帶著孩子雙腳跳,例如跳格子、兔子跳跳或由小台階跳下,提醒孩子要有”蹦”的聲音唷!(雙腳同時跳)


*小叮嚀
很多大肌肉的活動,也是良好的社交遊戲,例如:踢球或丟球。寶貝若能掌握這些技能,在群體中也比較能和同儕建立玩伴之友誼。幫寶貝設計丟擲或踢球目標時,應盡量具體,如某個空罐子或樹木,這樣才能建立孩子對方向及力度的控制。重複練習、增加難度是培養孩子運動協調能力的關鍵。

二、吃喝拉撒睡自己來,培養未來書寫閱讀能力:
兩歲是個開始要獨立的年紀,白天如廁不再使用尿布,放手讓孩子幫忙簡單家事和處理自己的生活瑣事,更重要的是從遊戲中建立手部肌力肌耐力,以及空間概念。

精細動作自理能力發展
●配對各種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的積木。
●疊高7-9塊小積木
●用4個小積木模仿組出小火車或其他簡單造型。
●棉線穿起2-3顆珠子
●畫出「│」、「―」、「/」。
●湯匙使用很好,已經不太會灑了。
●能剝餅乾紙、香蕉皮,吐水果子。
●會自己洗手和擦手。
●可以自己穿所有的衣物(包括鞋襪),除了扣扣子和扣拉鍊。

可以和孩子這麼玩
●帶著孩子認識不同的形狀及分類,例如「香蕉和月亮一樣彎彎」,「碗和球一樣圓圓的,那還有什麼也圓圓的呢?」
家中必備玩具–積木,可以是原木積木或是組裝的積木,引導孩子疊高、排列然後開始變換不同的造型,除了放手讓孩子自由創作,孩子也該能夠模仿做出你的作品。積木活動和手眼協調、視知覺、空間知覺有很密切的關係,這都是未來書寫閱讀必備的基礎能力。
●將不同顏色、粗細吸管剪成好幾小段,帶著孩子用棉線穿起來,可以做成美麗的項鍊,甚至再多點創意,變成美麗的提包唷!
●一起畫畫,別再讓寶貝亂塗鴉了,利用賣場DM,自製連連看讓孩子從中練習畫出「│」、「―」,也可以請孩子圈出不同的物品唷!。孩子會畫圓形和線條後,就可以教導孩子利用這些組合成圖形,例如雪人或Mickey。
●各種勞作都可以和寶寶一起嘗試,如黏土、撕紙、摺紙等,也準備不同材質和厚度的紙張,並且引導孩子把一件作品完成並好好保管。
●讓孩子幫忙做簡單家事,如曬衣服。
●該放手讓孩子吃飯、穿脫衣物和簡單的清潔了,記得引導孩子該有的步驟唷!

*小叮嚀
這年紀的孩子慣用手逐漸明顯,引導孩子使用慣用手來操作簡單工具,非慣用手當協助,因為這階段的寶貝儘管有出現慣用手,但雙手交互合作的能力尚未成熟。不需要強迫更改慣用手。

三、別讓孩子總是成為鎂光燈下的主角:
兩歲孩子遊戲發展會由原本的「獨自遊玩」進階到「旁觀遊戲」、「平行遊戲」,他們開始對其他的同儕有興趣,雖然這時候的孩子還不懂「分享」的本質,但已經有輪流的概念囉!不過爸媽要知道,這不代表孩子立刻就會耐心等待,不會發脾氣唷!這是需要一再引導的。

情緒/社交能力發展
●提示下,可以「輪流」、「等待」、「不拿別人東西」、「一起使用公眾物品」。
●感興趣地主動靠近正在遊戲中的同儕,例如玩相似的活動或一直和他們在一起。
●將物品假想成另一種物品,如:鉛筆盒假裝成電話。
●不能準確估計自己的能力卻堅持要試試看。
●愛給自己正面的評價。
●提示下,可以說「謝謝」。
●愛玩「扮家家酒」的遊戲。

可以和孩子這麼玩
●假想性遊戲可以激發孩童的創意思考,還有了解他人的想法,所以爸媽可以將孩子平時的耍賴鬧脾氣行為,故意在假想遊戲中演出,讓孩子了解這樣的行為有多不恰當。
●這階段孩子常會說「不要」,父母要適時地讓孩子為自己的話負責,也要把生活中沒有討論餘地的事情,如睡前刷牙,堅持完成。
孩子會有情緒,但不一定理解為什麼。爸媽可以把孩童的情緒和造成的原因說出來,如:奶奶回家了,你很捨不得,所以你哭哭嗎?或者是孩子想睡在「盧小小」,你想睡覺了啦!你就說你想睡了,不用哭呀!這樣可以協助寶寶察覺自己的情緒。
●一起玩「扮家家酒」,並給予任務,如洗碗、煮湯、切菜,一起分工合作。
大人和孩子遊戲也該有正確的輪流,不該有凡是讓孩子的想法,例如你喜歡吃就通通給你吃,媽媽不用吃。

1510558418487.jpg
*小叮嚀
協助孩子察覺自己情緒很重要,也要幫助孩子理解同儕的情緒及原因,並鼓勵孩子做出正確回應。面對負面情緒,不要指責,更不是一昧地冷漠忽略,盡量用轉移的方式,並且解釋情緒的原因。孩子唯一的武器就是情緒,所以父母態度要溫柔堅定,講清楚原則,請孩子遵守。

四、裝個笨爸媽,孩子語言能力會更好:
「語言」之所以發展出來,和需求相當有關,如果孩子舉手投足大人立刻就能滿足孩子的需求,那孩子根本不需要說呀!語言也和重複練習有關,孩子都愛表現,大人應該刻意創造各種情境,讓孩子主動表達有成就感。

語言、認知能力發展
●能夠準確說出生活周遭的人名、物名
●了解甚至模仿某些聲音是從哪些動物或器材發出
●辨認出2-4種顏色並說出他們的顏色名稱
●了解「一個」、「2個」和「全部」的概念
●依照自己的意思,表達「多一點」或「少一點」
●了解相反對概念,如多少、大小、長短、高矮等
●主動用話或動作表示想要拿的東西
●可以說出主詞+動詞+受詞的句子,例如我要吃餅乾。(2.5歲前)
●能執行兩步驟指令,例如把盒子打開拿一塊積木給我。(3歲前)

可以和孩子這麼玩
●在日常生活的談話中加入相對概念的內容,如:把大的給我、小的給媽媽
●孩子或許理解很多概念,但講不出來,要示範正確的句子,並鼓勵寶寶說出來。
●每天和孩子說日記,例如你今天去哪裡玩?做甚麼事情?吃甚麼?孩子回答得不完整或句子倒裝,大人要用完整句子重述一次,甚至請孩子跟著再說。
●在給孩子小餅乾或積木,甚至是上下樓梯時,是融入數量概念的最好時機。
●陪孩子一起看圖卡或故事書,對於孩子已經有初步概念的事物,大人應該要刻意示弱,例如「阿!這動物怎麼鼻子這麼長,他是誰呀!我怎麼忘了!」這樣會激發孩子的興趣與主動表達

*小叮嚀
在語言認知學習的過程中,大人的誇大鼓勵相當重要,因為孩子都是愛有成就感的,仔細看看孩子們的偶像巧虎、DORA,是不是總是會停頓下來等孩子回答呢?所以對於說話慢的孩子,重複練習、耐心等待、鼓勵沒壓力,是相當重要的唷!

 延伸閱讀: 親子一起玩,更了解孩子,孩子也更了解你
小雪碧1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