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有高敏感小孩嗎?高敏感的孩子常會讓爸媽覺得不好帶,特別是當爸媽一點都不敏感的話,會很難理解高敏感孩子的需求。
其實,不只爸媽,高敏感兒總會長大,離開家裡,到了學校、社區,只要是工作上會接觸到孩子的大人,都可能遇到高敏感兒,高敏感是一種內在氣質,學者指出,約有15~20%的兒童具有這樣的特質,因此了解如何跟他們相處是相當重要的!
高敏感孩子的行為特質表現
1.一點小事就反應很大
2.到新環境就好黏人,常有環境適應問題
3.有陌生人在就無法表現
4.一下子被要求很多事容易有情緒
5.感到事情很多就會產生情緒
6.不喜歡生活事物被改變
7.怕髒,手髒了就要洗、衣服濕了就要換
8.常抱怨衣服刺人、標籤或襪子縫線不舒服
9.在比較吵雜的環境中容易焦躁有情緒
10.別人看他,他就會覺得緊張不安
就因為這些行為表現,常讓大人覺得他們害羞、龜毛又難搞,但其實,當你懂他們,順它們的毛,你就會知道,和他們相處也沒有這麼困難。
面對高敏感小孩 父母別做錯5件事
高敏感的孩子,們不僅對於身體的感覺系統敏感,大腦解讀各種資訊也偏向較敏感、較負面。因此常常表現出較固執、多愁善感、較畏縮、易焦慮、杞人憂天,如果爸媽用直覺式的教養,很容易讓孩子陷入更深的負向情緒之中。
例如孩子對一件大人認為簡單的事,表達「我不會」、「我不知道」時,爸媽最常見的反應就是:「你怎麼會不知道,這很簡單呀!」殊不知,這些話在敏感的孩子聽起來,就像是在說他是「笨蛋」一樣。
因此面對下面五種高敏感類型的孩子,家長要注意這五件事:
1、固執型:大人別跟他比堅持,要退一步理解他的不舒服。這種固執的孩子,他們的秩序感比較重,像是孩子看到車車沒有排整齊就很不開心,這時爸媽要先同理他的不舒服,可以這樣說:「我有看到車車排不對了,我也覺得這樣不是很好,那接下來請你聽我說一下…」,所以,第一句話講對了,接下來說的話孩子才會張開耳朵,記得別跟他耗,這樣只會讓他聽不進去。
2、玻璃心型:別一直提醒他不要哭,研究發現,大人越叫孩子不要哭,他長大會更容易哭;越說孩子膽小,他長大會更沒有勇氣。好的做法應該是要「提供孩子選項,不直接給答案」,藉由這樣也能鍛鍊他的問題解決能力。
3、不敢嘗試型:別拼命鼓勵他試試看,要幫孩子發展強項。有時候我們一直叫高敏感孩子試試看,但孩子心裡其實很想說,爸媽你都沒有想過我可不可以。譬如說,孩子在公園他一直不敢去吊單槓,爸媽可以跟他說,「你不想去吊單槓沒關係,我們先去玩你厲害的溜滑梯」,這就是引導式的教養。
4、易焦慮型:不要都跟他講說沒什麼好怕,要讓他吐露心聲。是不是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焦慮時,會覺得說只是這樣一點點小事,有必要慌成這樣嗎?但其實在孩子的心裡,這真的不是一件小事。所以我們要讓他先講完,不要急著教!等孩子說完之後,大人也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引導比較好。
5、負面思考型:不要花很多時間跟他講道理,可以多透過遊戲引導。其實負面思考是天生的,但可以透過後天經驗的學習,讓他越來越好。像是可以用一些引導孩子思考的情緒桌遊,例如勇闖EQ神秘島,讓孩子累積更多經驗。
降低高敏感小孩哭鬧行為,先從感覺調節開始
高敏感小孩的感覺統合常常是失調的,尤其是觸覺,他們容易覺得不舒服,不喜歡別人碰觸他們,不喜歡讓他們敏感不舒服的衣服。
但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堆情緒行為,大人可能就覺得他們問題很多。而高敏感小孩他對大人的這些感覺又會過度解讀,產生防禦現象。情緒便會居高不下,導致越來越嚴重。
因此首要的,大人要先了解高敏感孩子的內在需求,知道他們哭鬧並不是玻璃心。我們可以從感覺調節開始,尤其是觸覺的感覺調節。像是運用觸覺刷、帶小孩做餅乾、搓湯圓都是很好的方式。
更多觸覺調節的活動可以參考這篇:挑食、討厭觸碰、怕髒,觸覺敏感小孩要多玩6活動
高敏感小孩的情緒安撫方法
1、同理他的感覺
高敏感孩子很容易有不舒服感覺,他們希望有人可以懂這種感覺,不要覺得他們大驚小怪。
2、多給孩子一些時間
高敏感孩子需要有足夠的時間去暖機,他比較能適應環境及做決定。
3、給予選擇權
高敏感孩子常常堅持在某個點,要提供2-3個選擇權,讓孩子有自主的時候。
4、規範清楚明確
高敏感孩子需要明確的步驟,這樣可以減少他適應的壓力。
5、用品多方嘗試
高敏感會因為材質、聲音、味道而感覺不舒服,要讓孩子多方面去嘗試,慢慢的減敏感。
6、善用預告法
孩子行程有改變,一定要先預告,有助穩定情緒。
(延伸閱讀:家有高敏感孩子要留意12大相處重點)
一個孩子的缺點,也可能同時是他的優點;敏感不見得是壞事,但不被了解的孩子,可能會愈變愈壞。高敏感的孩子沒有錯,爸媽也沒有錯,雖然過程會很辛苦,但一切都會越來越好的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