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告版位
你的孩子過動或不能專注嗎?孩子總是愛哭或常常發脾氣嗎?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慢嗎?孩子的發展或教養有問題嗎?...... 歡迎進入天才領袖部落格,我們提供最專業育兒教養訊息。兒童展專家王宏哲,邀稿、講座、媒體、活動,請來信imleaderkid@gmail.com
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32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爸媽都需要有很好的修養,因為常常我們跟孩子好好說,但孩子卻會用無理的方式回應,這時真的很令人火冒三丈,這時候身為爸媽的你,都會怎麼處理呢?

這其實是不容易的課題,明知道孩子就是因為有情緒才亂說話,這時如果大人用威權去糾正孩子說話,其實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高漲,而且會學到對抗反抗就是用權威的方式把它壓下去。但不糾正也不對,這樣豈不是縱容孩子隨便亂說話?該如何回應才好呢?

當孩子出現反抗語言時,建議第一時間思考的不是「孩子怎麼那麼沒禮貌」,而是思考孩子為何會選擇這樣說話,他想表達的是什麼,是沮喪洩氣?是因大人的言語而難過?是覺得處處受限,無自主權?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,不被信任?還是感到孤單,大人都不懂他?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相信很多人都希望有人能懂自己,希望朋友懂自己,希望另一半懂自己,也希望爸媽能懂自己。

孩子也是,沒有孩子會想要故意找大人麻煩,惹大人生氣,至少年幼的孩子一定不會,他們只是沒辦法把自己的需求、想法、感受表達得很清楚,這不是指口語能力,而是指自我覺察情緒的能力,其實關於這點,很多大人都未必能做得到。

當孩子覺得大家都不懂他時,那種無助、孤單、氣憤的感覺,會令孩子做出更多失控的舉動。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大人能夠懂他的事……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S__48054276.jpg

眾多粉絲敲碗 王老師的繪本為什麼系列上一集『為什麼不能等一下』開箱介紹。
那這週就要來介紹王老師的繪本『為什麼不能等一下』!!!

文章標籤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會頂嘴的孩子,其實是勇於表達,有自己的想法,但偏偏當孩子頂嘴時,總讓大人一把火就上來,大人生氣孩子沒禮貌,而孩子生氣大人都不聽他說,結果往往不歡而散,這真是件很可惜的事。相信每位爸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能勇於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,會頂嘴的孩子正符合這樣的特質,只是,他們還太衝動,還沒學會說話的藝術,如果總是用發脾氣收尾,那孩子就學不到應該如何表達,才能讓局面符合期待了。

孩子頂嘴別急著生氣!爸媽三步驟聰明應對

因此,建議爸爸媽媽,當孩子頂嘴時,別急著生氣發怒,冷靜下來,運用智慧,三步驟應對: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孩子出生起,大人似乎就沒有休息時間,因為孩子醒著的時候要人陪,睡著的時候,大人要趁機做事,但大人總不可能都不休息吧!因此希望孩子能自己玩會兒成為每個大人的期待。但偏偏天生就會自己獨玩很久的孩子並不多,也是,因為人畢竟是社會的動物,喜歡互動有人陪是很正常的。但是,這並不代表孩子就不需要學習獨處、獨玩的能力。

為何獨處的能力重要?會獨處的孩子比較會:

1.自我娛樂、自我滿足:他們比較不容易喊無聊,而是會自己找事情做來滿足自己。
2.擁有想像力與創意
3.能獨立
4.能冷靜
5.能自我安撫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S__47841283.jpg

王宏哲老師新書『為什麼不能想怎樣就怎樣?』獨家搶先開箱~~~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幾天應該有不少家庭的電視都是鎖定著奧運吧!不僅大人愛看,很多孩子也都賣力地幫中華隊加油,他們看見中華隊勝利會無比開心,看到中華隊落敗會難過憤慨,然而我們最希望孩子看到的是,不論選手是勝利或敗北,所展現出來態度與風範。

四、五歲的孩子,是最在意輸贏的年紀,而且相當外顯,什麼事都要爭第一,贏了就興奮過頭,令其他人感到討厭,而輸了就崩潰、發脾氣,還可能搞破壞。這樣的情緒失控通常到了小學會改善不少,但還是有不少中高年級的孩子,會在輸贏上卡關,輸了就批評贏家作弊、不公平,抱怨東抱怨西,而贏了就過於得意,完全沒在意周遭人的心情,搞到最後不歡而散,漸漸地同儕也不喜歡跟孩子一起玩。這些都是孩子太過自我,心智不夠成熟,未跳脫輸贏的表現。

無法跳脫輸贏的孩子,不僅會影響情緒控制,也會影響人際社交,因此從小就要教導孩子輸家或贏家正確的態度,不是光告訴孩子輸了不可以生氣,贏了不可以驕傲,而是要明確讓孩子知道贏了該做什麼事,而輸了又該做甚麼事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爸媽都需要有很好的修養,因為常常我們跟孩子好好說,但孩子卻會用無理的方式回應,這時真的很令人火冒三丈,這時候身為爸媽的你,都會怎麼處理呢?

這其實是不容易的課題,明知道孩子就是因為有情緒才亂說話,這時如果大人用威權去糾正孩子說話,其實只會讓孩子的情緒更高漲,而且會學到對抗反抗就是用權威的方式把它壓下去。但不糾正也不對,這樣豈不是縱容孩子隨便亂說話?該如何回應才好呢?

當孩子出現反抗語言時,建議第一時間思考的不是「孩子怎麼那麼沒禮貌」,而是思考孩子為何會選擇這樣說話,他想表達的是什麼,是沮喪洩氣?是因大人的言語而難過?是覺得處處受限,無自主權?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對,不被信任?還是感到孤單,大人都不懂他?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可以當優雅媽,沒有人想當潑婦,爸媽都希望可以跟孩子好好溝通,不要使用激烈的方法讓孩子妥協,但面對「高堅持度」的孩子,這真的好難做到,因為孩子總會用更激烈的方式,要求一定要照著他的意思做,搞到最後兩方都生氣收尾。如果不想每天都這樣輪迴,那一定要學學家有高堅持孩子的12個溝通法則。

1.同理情緒但不退底線

孩子堅持時大人的反應也容易跟著激動起來,但雙方激動時絕對無法解決問題,孩子其實最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被大人懂,此時大人同理情緒的話語,會讓孩子感受到大人有在乎他的感受,有在乎他的想法,孩子的高堅持會降低一些些。但記得,先維持既有的原則,避免孩子流於情緒勒索,不即刻退讓,而是藉由重複強調你懂孩子的感受,讓孩子先軟化,才有可能進一步溝通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孩子8月即將要去上學了,好多父母很擔心疫情下孩子即將要上幼兒園了,都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麼!擔心孩子會不會適應不好?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?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哭想媽媽?還要擔心孩子上學會不會一直感冒生病?本篇透過6個問答題,為孩子上學提前做準備!

Q1:【分離】如果孩子上學哭不停,大人看了也好難過,該怎麼辦?

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「我不想上學,我不要分開」,對於未知害怕是正常的,爸媽只需要給予鼓勵打氣,不需要有情緒。有些孩子適合給些小任務轉移注意力,例如那個小女生長的好可愛唷!你幫我聽聽看他叫什麼名字,或者是你幫我留意哪個小男生,最常被老師提醒……。爸爸媽媽也可以藉此認識孩子的同學,在上下學時跟同學互動,也有助於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唷!

Q2:【適應】孩子上課可能會坐不住,無法適應,怎麼調整?

上學前,如果孩子可以培養出安靜持續的玩一些遊戲的專注力,如黏土、拼圖、積木、角色扮演、聽故事等,根據觀察,這群孩子到幼兒園裡就讀的配合度就會相對的比較好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#10本孩子必讀的品格養成繪本📙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些孩子明明已經具備了如廁訓練的能力,年齡適合,同儕也都戒尿布了,但不知道為什麼,孩子對於坐馬桶就是很抗拒。甚至有些孩子,更令爸媽摸不清,都已經可以在馬桶尿尿了,但卻無法在馬桶便便,一定要包著尿布才大的出來,到底是甚麼原因讓孩子這麼恐懼馬桶呢?

孩子為何會怕坐馬桶?

原因1、害怕消失:

在學習如廁的年紀,孩子早就已經發展出「物體恆存」的概念,所以當東西被蓋起來或滾到家具底下去,孩子都知道東西依舊存在。但馬桶卻會讓尿尿和便便都變不見,這是孩子的小腦袋無法理解的,他們會覺得這真是可怕極了,因此,害怕馬桶這個大怪物。

原因2、恐懼聲音:

有些孩子對聲音比較敏感,偏偏馬桶沖水的聲音往往又急又大聲,敏感的孩子,對於這種突如其來的聲音更容易感到驚嚇,尤其是當自己離馬桶很近的時候,為了逃避這種聲音,孩子只好離廁所遠一點,而有過不好的經驗,孩子通常就會敬馬桶而遠之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孩子做事慢吞吞、吃飯拖拖拉拉,真的是相當考驗大人的耐心,別以為這是孩子先天個性使然,小心,可能是因為低張。

什麼是肌肉低張?

「低張」是指肌肉在沒有出力氣的情況下,被動伸展延長時所產生的阻力,例如我們在動作時,會有「出力氣」跟「沒出力氣」的肌肉同時做工,沒出力氣的肌肉所產生的阻力就是張力。

肌肉張力不是越大或越小越好,能夠適切的提供穩定動作,才是適當的張力。低張孩子在站立的姿勢下,因為負責穩定及調節的肌肉無法有效施力,因此就容易搖搖晃晃的,而為了不讓身體真的明顯搖晃,其他肌肉就必須出更多的力氣來維持穩定,因此容易累、費力,所以低張的孩子常無法好好站、好好坐,總是能靠就靠,能賴就賴,以減少身體所需出的力氣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許多家長總說「已經做了睡眠儀式,孩子仍無法好好地睡覺」,睡沒10分鐘就爬起來說口渴、說想尿尿、說很無聊睡不著、說怕黑害怕,好好的一個睡眠結果大人又要動怒強制孩子去睡覺!如何解決孩子在睡覺前、睡覺時那些不想睡的症頭,一起來看看~

用5階段搞定孩子不睡覺

1.睡前1小時

很多爸爸媽媽都說「叫孩子睡覺跟打仗一樣」「又趕又沒效率」,確實許多家庭的睡前預留時間不足1小時,而且我們通常讓孩子在睡前約15~20分鐘才去刷牙,但有些牙膏的氣味過於強烈,比較敏感的孩子會因為口腔氣味不同而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,又讓孩子找到一個理由可以規避睡覺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怕錯怕失敗的孩子,在學習的路上容易躊躇不前,因為擔心犯錯、做錯,孩子就可能需要竭盡所能地控制狀況,以確保能夠成功,也可能自己失敗,然後把錯都歸咎到他人身上,或用負面的態度來評價自己,因為擔心做錯選擇而無法下決定,這樣的生活真的是很令人感到疲憊的。

因此,怕錯的孩子,在學習上常見有三種表現:

第一、還沒開始就放棄,以避免可能的失敗
第二、遇到問題不敢問,因為怕連問題都問錯
第三、第一時間沒做對就嚴重影響情緒、焦慮,導致後面表現更差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聽過「艾莎門(ElsaGate)」嗎?如果你會利用youtube找影片讓孩子觀賞,那你一定要了解這個詞。

ElsaGate指的是,在youtube那些所謂針對孩童的頻道,或適合兒童收看的影片中,卻存在著具爭議的內容或不當的影片畫面,例如暴力、性愛、特殊癖好、不當行為等,而且這些影片常常涉及孩子愛的卡通人物,像佩佩豬、巧虎、蜘蛛人、艾莎、米老鼠……等,有興趣的家長google一下ElsaGate的圖片就會懂為何兒童不宜。

儘管不少影片均已被檢舉而下架,我們隨機試驗了一個曾被網友檢舉的頻道影片,影片可能沒問題,但youtube功能自動播放的下一則影片,卻是一則惡意破壞社會秩序的卡通影片,可見這些惡質影片是存在youtube中,而且成長速度驚人。他們就像披著羊皮的狼,當孩子利用youtube收看我們認可的卡通影片時,youtube會自動依照我們觀看的喜好,推薦類似的影片,這些偽裝良好的惡質影片,可能也會被youtube選中,隱身在推薦的影片或廣告中,若孩子不小心按到,可能就會被這失控的電子保母所荼毒,艾莎門只是其中的一個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許多家長常為了孩子每天吃飯的問題而困擾,一來擔心孩子吃不飽,二來又煩惱吃飯吃好慢,一吃就是一兩個小時,天人交戰下到底要給孩子多少時間吃飯呢?本篇來探討每個孩子吃飯動作慢的原因,以及不同原因的解決辦法,一起來看看。

孩子吃飯慢,必知5大原因與破解法

一般來說,孩子用餐時間平均為30分鐘左右,太快或太慢皆有不好的影響,吃得太快會消化不良、吞嚥容易嗆咳,吃得太慢,食物停留在牙齒上時間過長,容易影響琺瑯質,增加蛀牙的危機。醫師建議實際用餐時間盡量控制在20至35分鐘內。孩子吃飯太慢通常有5大原因,爸媽該如何引導?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5月中疫情爆發,緊接著又開始放兩個月的暑假,關在家裡幾個月後不用說孩子,連許多大人也都受不了了,在家能夠做的事,追劇、鍛鍊廚藝、陪小孩玩遍各式各樣的遊戲,好像也做得差不多了,「無聊」已經充斥我們生活當中,總有些孩子能夠自動自發的找事來做,也有些孩子一個遊戲玩沒幾分鐘,就吵著大人陪他一起玩,又玩了沒幾分鐘便開始說無聊,本篇我們來探討哪些孩子容易說無聊,以及用什麼方法引導孩子「戒掉無聊」呢?一起來看看吧!

孩子感到無聊的6大原因

原因1、天性追求新奇感

感覺統合層面來看,「前庭覺尋求」的孩子容易感到無聊,「愛冒險、喜愛變化」的孩子也容易比其他人感到無聊,因為他們喜愛變動、停不下來、覺得這個世界的時間走的太慢了,他們需要更多外在的刺激,或者需要旁人給予靈感與材料,才能滿足自身對於無聊的排解需求。

原因2、缺乏難易適中的任務

「挫折耐受差」的孩子中,容易因為自己覺得太難而放棄任務。我們必須調整適當的難易度,善用闖關型任務漸進式提升難度,當孩子能力跟任務需求的能力相吻合時,他們會因為完成一樣事物而有成就感,這些成就感可以驅使自己繼續進行下一個任務;反之,如果任務太難,孩子容易焦慮或挫折感重而放棄,如果太簡單則容易失去驅動力而產生「無聊感」。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想要孩子未來學寫字沒困擾,那麼在幼兒園期間,爸媽就可以開始做點功課,除了多讓孩子塗鴉,還可以透過一些活動,來加強孩子的手部肌肉力氣與協調能力,3~6歲的幼兒怎麼引導呢?一起來看看。

3歲塗鴉期

此時握筆的姿勢正從「手腕的反轉抓握」發展到「靜態的四點抓握」,因此如果這時期的孩子還是喜歡用拳頭抓握的方式拿筆,就代表孩子精細動作能力需要加油囉!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家有兩個小孩以上的爸媽一定很有感,手足吵架根本就是家常便飯,每天聽到「媽媽!xx弄我…」應該不下幾十次吧!只是吵一吵就算了,常常會越演越烈,甚至動手,逼得爸媽不得不出面仲裁,接著,小孩就會抱怨爸媽處理不公平,爸媽怎麼處理都會有怨言,真的是父母難為呀!但手足也不是真的像仇人一樣,明明常常也都有很恩愛的時候,幹嘛總是要爭吵呢?

有爸媽說,教手足「要好好溝通」都不下幾百遍了,但就還是愛吵架,只好自我安慰,「手足愛吵架是正常的,長大就會好」。其實手足愛爭吵是有原因的,長大未必會好,若不想每天都處於吵鬧中,就要好好針對原因去引導。

兄弟姊妹愛吵架  6大原因與處理方法

兄弟姊妹愛吵架的原因,及處理方法包括:

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