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步鞋學走鞋大不同!如何幫孩子挑鞋?
選對鞋,是孩子足部發展的第一步
寶貝們學走學跑的第一步,是他們發展的重要關鍵,但你知道要怎麼挑鞋嗎?腳的發展,是孩子成長的基礎,選鞋的標準,爸媽往往不知道,這當中需要依年紀、依功能、依腳型、依氣候、依尺寸等等的原則。適當的依照孩子的年紀、腳的尺寸以及從事的運動選擇不同的鞋款,可降低傷害發生的機會,避免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。接下來天才領袖團隊將告訴各位家長如何適當選鞋喔!
你知道學步鞋、學走鞋不一樣嗎?
學步鞋:
材質柔軟,就像襪子一樣包覆著正在學習行走的腳腳,常常在我們的孩子出生時,就有很多親朋好友會送。但主要功能是柔暖裝飾、保暖透氣、防滑,是一種可以讓孩子學著走幾步鞋的鞋子,目的則是讓小朋友習慣穿鞋的包覆感。
學走鞋:
摸起來較為堅硬,支撐性也比較好,通常為孩子的走路鞋,鞋底及後跟的部分稍稍硬些,能防止小朋友踢到傢俱等障礙物,在學習走路的同時盡到保護及穩定腳踝的功能;表面包覆孩子腳背的部分則稍軟,提供孩子良好的舒適度,增強他們行走探索的動機。
各階段的選鞋技巧
0~1歲學步鞋:因為寶寶才剛學走,所以只要材質柔軟、透氣、保暖、
具有保護寶寶皮膚的功能,方便服裝搭配即可。
1~2歲學走鞋:舒適、合腳、防滑、平底,這些是嬰兒學走鞋的基本配備。
2~3歲學走鞋:寶貝的鞋子以能完全包住腳的包鞋為優,這個年紀孩子活動量
建大,因此必須同時考量支撐性與止滑性,雖然鞋底和鞋面較
學步鞋顯得略硬一些,但仍要提供良好的「推進」效果才是好
鞋,爸爸媽媽選鞋時可以將鞋折彎看看就知道囉 !
3~9歲運動鞋:
大約3歲~7歲左右,寶寶的腳將逐漸發展成為幼童階段的腳型,
這時孩子腳掌的外型會漸漸變窄、迅速朝縱向發展;且足弓開始發展,腳跟曲線也開始像成人腳跟的外型。此階段孩子的鞋子必須有足夠的彈性並且符合孩子的腳型,由於跑、跳的運動機會多,因此黏帶式設計或具鞋帶扣的鞋子,會比較方便穿脫,同時也可避免因鞋帶鬆脫而被絆倒的危險情形。
黏扣帶 | 鞋帶扣 | 鞋帶扣安裝方式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天才領袖選鞋小叮嚀
1. 基本原則
在挑選鞋子時,應盡量挑選軟硬適中,吸震或避震性好的鞋款。鞋前端寬度要夠(與孩子腳掌最寬處同寬);鞋子要柔軟有彈性,可以適度的彎曲;在小寶寶腳型還未固定前,不宜購買有「跟」或造型太奇怪的鞋子。鞋面的設計應柔軟、安全,以免小寶寶玩鞋子時受傷;鞋底的紋路設計則要有止滑設計。買鞋前務必先試穿,試穿時,應讓孩子在現場利用三到五分鐘穿著走一走、跳一跳,甚至跑一跑,並脫下來看足部骨突處是否有任何的壓紅點,避免未來因過度摩擦而破皮。
2. 尺寸挑選
幫寶貝選鞋時,一定要讓寶貝試穿!合適大小應為腳放入鞋子後,尚餘一指幅的空隙為原則!
☆鞋子太小:
孩子的腳丫子擠在鞋子裡會有壓力點,造成破皮或擦傷的情形,若沒有適當照顧,易引起細菌感染!此外,鞋子太小會影響孩子足部發育,影響足部骨骼排列,進而影響足部功能唷!
☆鞋子太大:
鞋子無法提供適當的穩定度,造成下肢肌肉必須花多餘的力氣,維持下肢的穩定度。一來孩子容易累,二來孩子容易摔倒。所以建議家長不要為了穿比較久,省錢買過大的鞋,這樣反而會讓孩子的肌力發展失去平衡喔!
3.換鞋頻率
九歲以前,孩子腳長大的速度約半年需換一次鞋!但如果孩子的運動量較大時,家長必須經常去檢查孩子的鞋底是否已經磨損!因為磨損的鞋底會影響鞋子對關節的保護功能,影響孩子的肌力平衡,所以爸媽一定要記得定期觀察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