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孩子哭鬧,別說:再也不帶你出來了

天才領袖教育中心/兒童發展醫學王宏哲

 

帶孩子出門,不管是坐車、吃飯、或去逛個街,小孩常可能因為沒耐心、或想得到甚麼、或想睡覺,有哭鬧及歡必霸的行為。在百貨公司看到好幾次,鬼靈精怪的孩子,總是死賴著不走,那管你父母什麼面子不面子的,東西馬上就要,不然就路倒,哭到歇斯底里就是要讓全世界知道。接下來我就開始捏一把冷汗了,不是孩子的情緒反應,而是父母會如何出招,而最常聽到的就是:我下次再也不帶你出來了!

有講過的請舉手!!!

這句話,我必須要誠實的跟你說,是一句無效教養的話,而且經常有副作用,因為3個原因:

1.你一定做不到"再也不帶孩子出來",所以你讓自己變成言而無信的爸媽。

2.如果你面對的是小小孩,孩子會覺得他的負面情緒,被火上加油,可能會更不可收拾;如果你面對的是比較大一點的孩子,他會覺得你每次都只是說說的而已,也可能不會就此善罷甘休。

3.你說了這句話,表面上好像有把自己的憤怒宣洩出來,但實際上,這類的負向語言,會勾起你過去同樣挫敗的畫面,激怒你自己,卻減少了理性的觀察。

這時你可能會說,理智線都斷掉了,哪還有什麼好溝通的?

且慢!還有好多招術沒有試,怎麼這麼快就跳到親子硬碰硬呢?我希望大家都身教,做高EQ父母,所以來教大家一些親子溝通術。

 

記得棉花糖實驗嗎?實驗人員給小孩們一顆棉花糖,也給他一個選擇:現在就吃,只能吃這一個;要是等一會兒再吃,可以吃兩個。結果發現孩子怎麼做,竟然跟他日後的行為及人格發展有密切的關聯。棉花糖實驗之父、知名心理學家沃爾特.米歇爾,是全球研究自我控制的權威,透過源於棉花糖實驗的長期研究成果,他發現了自我控制的機制與掌握此機制之祕訣;並證明延遲享受的能力,是追求成功人生的重要關鍵,可根據此種能力的有無,來預測當事人日後在學術能力測驗(SAT)的成績、是否表現出更好的社交與認知功能、是否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,以及能否感受到較高的自我價值感等等。

孩子很沒有耐心"馬上要",該怎麼辦?
小孩的專注力有限,無法等待,心急沒有耐心,久了養成發脾氣的習慣,一個個變成情緒小霸王。我覺得這個時候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親子溝通,並培養延遲滿足的能力,這樣會讓爸媽出門不必提心吊膽。很多時候,你會發現,並不是直接跟孩子說"我說不行就是不行!",就可以搞定一切的,錯誤的回應,有時候反而讓孩子的情緒更強烈。5大親子溝通術,讓大家來參考

1.棉花糖誘因溝通法

我建議父母,可以學習棉花糖實驗跟孩子說,"你如果可以現在不買車子玩具,忍耐一個星期之後再說,除了車子玩具外,加碼讓你選擇全家出遊的地點,獎勵你等待"。利用時間上的延遲,逐漸訓練忍耐力,孩子可能會從等待中,發現原來沒有這麼想要
2.引導孩子思考的溝通法

我有聽到你說你想要,但不在這次的計畫中,爸爸媽媽現在能答應你的是,我們回家後討論要集多少點數或金錢才能買?何時可以買?為何需要買?可以計劃再下一次。給孩子適切的期待,引導孩子進一步的思考,不要每一次都直接拒絕孩子。
3.鼓勵式的表達溝通法

跟孩子溝通,想要的東西有好多,如果看到每一個想要的東西,都要用生氣的方法來討,反而浪費好多時間,最後的結果爸爸媽媽只看到生氣的你,也會忘了你要甚麼,所以爸爸媽媽鼓勵好好說,也是為了聽清楚你的需求。

4.傾聽式的等待溝通法

跟孩子說,我的建議是"你現在先不要急不要哭,記不記得你上次,我們也有想到辦法,最後也解決了,可是哭鬧,就沒辦法坐下來討論了。"引導孩子表達,可以讓孩子的情緒變緩,也沒有同意孩子的予取予求。

5.設定具體目標的溝通法

爸爸媽媽說的等一下,是"數到100",是"10分鐘",是"唱完一首歌",你如果有等,有忍耐,而不亂生氣,亂哭鬧,我一定會說到做到,好好跟你好好討論。不要讓孩子每次都等不到,因為孩子的時間觀念還沒有發展成熟,所以會擔心等不到目標。

 訓練孩子等待、解決問題能力、思考的情緒智能桌遊

(多項國際大獎):小雪碧的點心大作戰

        點我介紹

arrow
arrow

    天才領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